黎麥好奇:“你這麼不愛說話,我會懷疑你辦事不利的。你說說吧,這次去有什麼收獲?”
裴暮黑沉沉的眼睛凝視着他,目光如烙印滾燙,仿佛在用目光亵渎神明。
裴暮聲音沉沉:“趙東安被抓,阿東贊将本次過錯推到了他身上,目前支持二皇子的黨羽開始出現内部分裂。”
黎麥派裴暮去豐國,就是為了陷害趙東安。
打仗前夕,裴暮抓住了赫晏城傳送信件的那隻鴿子,鴿子所攜帶的信件被裴暮帶到了豐國,用于嫁禍趙東安,此乃一層離間計,讓赫晏城無人可用。
既然身為二皇子的赫晏城心甘情願受苦接近白洛餘,可見其野心,有競争才有野心,他為了當上皇帝才能做到如此忍辱負重,所以豐國内部必定分黨羽分派别。
趙東安被抓,有人信有人不信,這又是一層離間計。
一部分人相信趙東安所為,另一部分人不相信,畢竟趙東安這個不惹事隻喜歡女人的性格,實在太像是?赫晏城無能又不願意承認自己無能,所以讓趙東安當了替罪羊。?畢竟如果這件事情仔細檢查一定會有疏漏。不過黎麥現在不着急,以後總會有人懷疑赫晏城的所作所為。
時機未到?,?他不想一口吃個胖子。
黎麥:“接着說。”
他放了塊小茶點在裴暮的掌心,作為獎勵。
裴暮掌心一頓,一捧吞入腹中。
綠豆沙的,又清爽又甜,就像黎麥的笑容一樣。
裴暮垂眸,恭敬說道:“您猜的不錯,如此,支持赫晏城的人已經搖擺了。”
黎麥眯起眼睛,打量着裴暮。
這人聰明得很,嘴巴也嚴實,說話模棱兩可,不過兩人心有靈犀,知道是那件事。
從當時赫晏城飛鴿傳書開始,黎麥就已經計劃好了,思路隻有兩條:内部瓦解、外部奪城。
黎麥問:“我交給你的第二件事呢?”
裴暮沉聲回答:“屬下不負衆望,也成了。”
黎麥的第二個計劃,鹬蚌相争,漁翁得利。
黎麥一直好奇赫晏城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畢竟他貪生怕死,但是又敢當間諜,一定有更重要的動機。并且從原始的世界線來看,他也是一個有野心的人,所以黎麥就查了查,果然和自己想的一樣。
豐國有兩個皇子。
一般情況下,豐國立長子為皇帝,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大皇子還沒有當太子,隻能證明這個人身上有硬傷——比如智商低、情商低、甚至可能有隐疾,才會讓豐國的皇帝再三思考,甚至承諾二皇子赫晏城如果有所作為,可以立他為太子。
赫晏城就是想當皇帝,所以才不顧一切,他就是想證明自己比任何人都強,比任何人都适合坐在龍椅上。
大皇子肯定心中不服,暗地裡使勁兒,但總使不到點子上。
他們相鬥,再添一把火才能燒得更旺。
于是黎麥隻能好心好意獻策——都知道白洛餘無人能敵,何不和白洛餘合作?
原先豐國比大慶軍事能力強,連城被奪,昭州屢屢遭到進犯。白洛餘十四歲那年,白青山患上時疫無法領兵,白洛餘主動請纓,和張誠、魏勇率軍出擊,竟然大敗敵軍,因為小将勇猛作戰,從此有了封号。從此,白洛餘駐守昭州,鎮守邊疆,而白青山被皇帝調到了其他重要地區,後來白洛餘逐漸成長為一名成熟的将領。
豐國人咬牙,但打不過終究是打不過,原來勢均力敵,現在大慶竟然有反撲之勢。
大皇子不是主戰派,更随遇而安,隻求自己榮華富貴,所以和白洛餘合作,除掉赫晏城是最好的選擇。自己不會動一兵一卒,就能坐上皇位。
這種計策,正和大皇子的意思。
黎麥:“大皇子接受了?”
裴暮語氣譏諷:“覺得這是上等之計。”
黎麥又問:“你錢都給了?他們豐國的人還挺貪财,看來給錢就好說話。”
黎麥讓裴暮去豐國找到合适的人選,将計策獻給大皇子。讓裴暮帶着金元寶去,就是為了買通大皇子身邊的人,吹吹風。這樣一來,那個腦子不靈光的大皇子就會得到一番來自他的絕妙計策。
裴暮:“都辦穩妥了,您放心。”
他說話的語調就讓人很放心。
不過。
黎麥看着裴暮的樣子,突然撲哧笑出聲,也不知道裴暮這個笨嘴舌是怎麼賄賂那人的,是不是還是這副正經樣子?樣子一定很好玩又好笑。
他還以為要費一番周折呢。
黎麥一激動,撲哧一笑,淚就冒了出來,盈盈閃爍:“這看不出來你還有這個口才?要麼你學一學是怎麼買通的,總不能拿錢砸他吧?快快快,給我演示一番!”
黎麥迫不及待,這比看戲要有意思多了,眼睛吧嗒吧嗒凝視着男人。
旺仔的腦子裡突然嗡嗡了兩聲:【麥将軍,我發現了一個問題。】
黎麥:?
旺仔悄悄說:【我掃描了一下裴暮,發現金元寶他帶回來了,滿滿當當都在包袱裡!】
黎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