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爸卻打斷了沈媽的話:“不,雨玲,你不知道。其實最近因為非典的關系,無論是住宅還是商鋪的價格和租金都明顯下降了,如果咱們對未來有信心的話,以現在比較便宜的價格條件簽訂3-5年的租約,還是挺劃算的。”
沈媽似乎也開始動搖了:“可誰知道這鬧心的流行病,什麼時候才能結束呢……現在這一天天人心惶惶的,唉……”
沈惜卻很堅定地說:“非典不久後一定會平息下來的。生活不會一直這麼沉悶憋屈的,等這些事兒結束了,大家隻會更報複性地花錢和吃喝玩樂,彌補這段時間的不開心。”
次日起,沈爸就去詳細了解了,市中心大小合适商鋪的租金範圍,接着又了解了一般漢堡炸雞店所需的主要設備,以及餐飲店所需的證照等。
回頭和沈媽商量了一番,兩人決定先按現有較劃算的租金條件,簽訂一份5年的商鋪租賃合同,再按部就班一步步準備開店所需的證件和設備,同步規劃裝修方案,能啟動的就先開始施工,待非典明顯好轉、裝修也基本ok後,再招聘店員,做開業前的最後準備。
……
這年5月,非典新增病例人數終于有了明顯的下降趨勢;6月全國情況都大幅好轉,7月,非典在全球範圍内基本結束。
而處于大四就業季的姜雨婷,和其他同屆大學生們一樣,幾乎一整個2003上半年的規劃都被打亂得一塌糊塗……
通常,每年3-5月是應屆大學生的求職旺季,對于重點大學來說,最繁忙的時期,幾乎每天都會有一場或多場大大小小的招聘會。
而非典導緻校園被封閉,就業單位的招聘節奏也頻繁因為非典疫情的發展而被打亂,大四學生們不得不同時應對生活封閉所帶來的心理健康問題,工作沒着落、前途不明朗的壓力,以及找好的工作也可能随時被取消或延遲的臨時打擊。
姜雨婷自然也是這迷茫求職大軍中的一員。
但就像應對大學四年來學業和校園活動中各式各樣的挑戰時一樣,她努力調整自己的心态,盡可能平和積極,将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所能做的努力,而不是那些沒有人能掌控的未知數上。
由于線下招聘會難以進行,面試的主戰場隻好轉移到了電話和網上。
姜雨婷算是同學中對這種新形式适應最快的幾個,而且她聲音好聽、專業課基礎紮實、在校期間參與的活動多因而臨場應變能力也強,對于大部分面試官的問題都能對答如流,即便遇上帶有先入為主刁鑽态度的面試官,也能不卑不亢地保持誠懇。
因此即便在這樣的地獄就業季,她也惹人豔羨地拿到了好幾個offer。
一個是北京的外企,薪資高環境好、工作節奏快但晉升速度也不錯;
另一個是省會的國企,薪資待遇比外企低,但工作也相對清閑,比起業務能力可能更需要懂得在人情世故中周旋;
另外還有一個選項,就是回到小城應聘重點中學的教師,這條路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回到熟悉的家鄉,陪在家人身邊,安穩踏實。
說實話,姜雨婷對于該如何選擇,自己内心也感到非常的迷茫。
釋放内心深處潛藏的野心,在陌生的都市盡一切力量打拼,往上走直到走到自己能力的盡頭;
在一個被大多數人所羨慕的單位,做一份不至于太累的工作,享受省城相對優渥但又不至于競争太激烈的生活;
回到熟悉的家鄉,做一份平淡而有價值的工作,和自己所依戀過的人和事都在一起……
這三個選項似乎代表了姜雨婷内心三個真實的方面,不全是她,卻又全都是她。
如果沒有非典就好了,那她一定會找個最近的周末,盡快買上回家的車票,奔回去和她最愛的家人們一起分析和讨論,再最後獨立得出一個自己的結論。
隻可惜弟弟被關在另一所學校,盡管他們之間就隔着一條馬路的距離,卻已經很久沒能見面。
姜雨婷更是幾乎時隔半年都沒能回到小城,她想念媽媽,想念有時候急脾氣、有時候又唠叨的姐姐,想念嘴上不說但行動上總默默關照他們姐弟的姐夫,最想念的還是從小一直黏着自己、嬌氣又伶俐可愛的沈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