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海棠快跟你三爺爺屋裡坐去,我給你把飯菜熱熱。”王翠蘭說着進廚房忙活去了。
“三奶奶我自己來吧。”蘇海棠洗好碗擦了手,要跟着王翠蘭進廚房,她确實餓了,在三爺爺家蹭飯已經不太合适,哪能還讓三奶奶動手。
“進屋陪你三爺爺去,”王翠蘭把她推出廚房,“我一個人正好,你進來隻能裹亂。”
蘇海棠沒再堅持,進了堂屋。
蘇江河免不了又要勸說蘇海棠搬過來住,蘇海棠再次拒絕,并且直說自己如果搬過來,那棟房子豈不是便宜了陳韭花他們,蘇江河一愣,這才想起那房子是蘇海棠父親當年和她母親結婚時修的房子。
“那确實不能搬,”蘇江河不再勸她,沉思片刻,突然道,“我記得當年你父親和陳韭花親事定的急,成親也急,并沒有領取結婚證。”
“真的?”蘇海棠大喜。
“嗯。”農村人其實并不講究這些,想必領結婚照,他們更注重舉行婚禮辦酒席,但自從蘇江河的蘇青峰當上關家鎮辦公室主任後,經常回來說些法律法規,他耳熏目染,也就知道這結婚證的重要性。
“謝謝你三爺爺。”蘇海棠正發愁怎麼名正言順的把那一家子趕出去,這蘇江河就給她送來了最大的底氣。
吃過飯,蘇海棠跟着蘇江河分别去祭拜了了爺爺蘇江海和她爸媽,燒了香,又告訴他們自己考上大學的事兒。
返回蘇江河家後,王翠蘭已經幫着她把野李子和野山楂都用鹽巴浸泡清洗幹淨,李子裝在圓簸箕裡放在屋頂上晾曬,她回來的時候,王翠蘭正在幫她去除山楂中的核。
屋頂上晾曬的李子表面水分已經幹的差不多。她取下來把李子一個個拍爛,這道工序看着簡單,其實力道不容易掌握,拍的太輕,無法讓李子裂開,拍的太重,李子直接碎了也沒法要。
蘇海棠有蜜餞制作技能,這力道掌握的非常好,每個經她拍打後的李子裂縫都是三條,不多不少。
王翠蘭在旁邊瞧着,稀罕的不行,問蘇海棠這蜜餞的制作方法從哪兒學的,蘇海棠推說書上看來的。
這邊她把李子全部拍好,那邊王翠蘭也把山楂核全部祛除,又重新用鹽水清洗後晾曬在屋頂上。
蘇海棠已經開始燒火煮糖水,水開後把李子放進鍋裡,這土竈夠大,鍋也不小,所有李子能一次性放進去,糖水沒過李子一厘米左右,大火煮沸後小火慢炖。
怕糊鍋,蘇海棠一直不停翻着鍋裡的李子,怕弄爛了碎了李子賣相不好,她翻得時候十分小心,等到鍋裡的糖水差不多煮幹,才把李子用圓簸箕盛出來放到屋頂晾曬,又專門找了蚊帳布蓋在上頭防止蒼蠅叮。
然後再燒一鍋糖水煮山楂,如法炮制,等山楂裹了糖漿盛入圓簸箕放到屋頂晾曬後,太陽已經落山,若非王翠蘭一直忙前忙後的幫忙,恐怕這會兒還做不好,蘇海棠暗暗記在心裡,日後有機會再報答。
晚上就在蘇江河家吃的飯,蘇海棠親自掌勺,素炒豇豆,涼拌黃瓜,鹹魚焖茄子,又打了個雞蛋湯,焖的米飯。
都是自家菜園子裡種的蔬菜,這個時候還沒有使用那麼多化肥和農藥,蔬菜的味道也跟好吃,蘇海棠吃了兩碗飯,蘇江河也比平時多吃了半碗。
王翠蘭一邊吃一邊誇贊蘇海棠做飯的手藝好,蘇江河幹脆讓她以後一日三餐都過來家裡吃,省的跟着陳韭花吃不飽。
蘇海棠笑着不置可否。
吃過飯,洗了碗,蘇海棠又上屋頂檢查了晾的蜜餞,王翠蘭用蚊帳布蓋得嚴實,邊角還用磚壓着,即便刮風也不會掀開。
跟蘇江河王翠蘭告了别回家,剛進院子,就看見了杜春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