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反輪不回位,西谷在一号位,我在五号位,中間六号位是……
緣下在裁判響哨前開口:“志也同學。”
“哎?”甲本發出短促的驚呼。
東山勝道發球,可在球脫手之前,烏野的接發陣型迅速做出了切換,伊達志也往五号位後方下撤,緣下力則右跨了一步。
“這沒有越位嗎?”甲本的詢問和球被擊出幾乎是同一時間。
原野綠的回答也語速飛快:“球脫手前緣下學長并沒有移動到梅津同學的右邊,志也同學始終在緣下學長後方,位置關系是正确的。”
穴原孝昭看了隔壁烏養一眼。
沒有暫停,大概不是烏養的指示,指揮這個臨場應變的人還真是靈活啊。
伊達志也是烏野接發陣型中的薄弱環節,集中攻擊他的一傳——這是條善寺一直貫徹的發球戰術。
所以烏野在最後關頭換位,等東山發現目标的六号位不是11号(伊達志也)時已經來不及再改球路了。
況且,這一球選取的是五六号位中間的接球重疊區,這樣一移動,原本會制造判斷麻煩的落點立刻變成了1号(緣下)的正面接球區。
“力!”
“沒問題!”
緣下接起這記強發。
要一分渡輪,不能讓條善寺有得分的機會!
球飛向二傳手,緣下來不及瞟其他人的動向,球脫手後身體立刻行動起來,沖向四号位。
“緣下現在也是六輪一傳啊。”澤村大地看着那個穿1号球衣的身影。
烏野的接應是保障型,無論在前排還是後排,都要承擔接發任務。
但,僅僅接發球是不夠的。
張大嘴呼吸以緻涼風直接灌到喉嚨裡,緣下聽見自己不堪重負的喘息。
奔跑,迅速奔跑,跑回四号位,就算球不會傳到這裡,自己也必須成為進攻掩護的一部分,銳意進攻才是烏野,即便是保障型接應,也沒有在地面偷懶的餘裕!
接球起身後從五号位飛奔回四号位,還不忘留出助跑的空間。
伊達志也後撤半步。
穿梭大半個球場的隊長(緣下學長),在發球前再次對他說:“我來支援,志也同學專心準備後攻吧。”
為什麼依然信任他?明明都說過了,國中三年他從沒有首發上場打完一整場比賽的經驗。
烏野排球部真奇怪,沒有前後輩的上下級關系,頂嘴教練也不會被換下場。
——這樣氛圍“軟飄飄”的社團,是怎麼在對抗性競技中争勝的?
最重要的是,他要怎麼回饋這份信任?
田中學長說:“在場上就隻準想着得分!”
伊達志也壓下所有心緒。
重複練習過無數次,在學校體育館的木地闆上,在家裡庭院鋪出來水泥地上,在田徑社做背景音的操場閑置空地上,在教學樓頂樓午休空無一人的平台上。
比一般的三步助跑變化更大,從慢到急,不需要留意節奏,因為二傳手一定能完美配合上。
伊達志也用力蹬地,起跳。
是的,他喜歡這一切。
喜歡助跑,喜歡起跳,喜歡揮臂帶動空氣的聲音,喜歡球擊實在掌心的觸感,喜歡從高處看過去對面攔網隊員的指尖,喜歡這短暫一瞬最高點的風景。
“扣下去!”緣下力大喊。
伊達志也喜歡排球,一點也不想下場,不想讓出體驗這一切的機會。
球比人先落地, 24平。
下落的姿态沒調整好,伊達志也差點沒控制住沖勢從網下滑到條善寺的半區,好在西谷夕及時扯住他的衣領。
不,熱血的自由人大概根本沒關注學弟是否安全落地,慶祝的吼聲讓伊達志也隻想捂耳朵。
沒來得及捂成,因此二傳手的聲音才沒有被無視。
“你有意控制延長了滞空時間……?”
影山難得一見直白地表達了他的驚訝,伊達志也卻覺得,發覺這一點還立刻完美配合上了的二傳手更讓人震驚。
讓人讨厭的天才。
他移開視線,對上擦着汗走過來的緣下的目光。
“好——”扣球。
“好支援(掩護)。”
伊達志也打斷學長的話,但這次沒有任何其他意味。
“隊長。”
*
·緣下力(隊長)
烏野高中3年4組
位置:接應 ;背号:1
身高:177.4cm ;體重:69.1kg (高中三年級4月)
能力:力量3,彈跳2,體力4,頭腦4,技術4,速度2
最近的煩惱:午休更想一個人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