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石磨做的比較大,推出來的豆漿比較粗,所以還要再磨一遍。等全部磨好後,把洗幹淨的麻布系在“十”字形的木架上,把豆漿倒入麻布包袱裡,輕輕搖動,把豆渣過濾出來。
秦川這次打算做兩種豆腐,兩種豆腐的做法都差不多,隻是在放鹵水和石膏水的地方不一樣而已。這次熊花讓人磨了兩筐幹黃豆,磨出了六桶豆漿,一桶半的豆渣。
秦川沒打算喝豆漿和豆腐腦,因為現在沒糖,也沒醬油,甜的鹹的都不行,原味的寡淡,他也喝不下。
直接讓人把豆漿和豆渣擡到廚房,豆漿直接加鹵水和石膏水做成豆腐,倒進事先做好的模具裡壓水。
豆渣也是好東西,加了泡開的野菜和肉切成丁,再加了一小盆黑面粉(因為麥麸也在裡面),拌好各種調料,加了些水,就煎了幾大摞臉盆大的豆渣餅。
把餅切成小塊,裝了三大盆,方便到時候分發,秦川和熊花在餅切好後,就以試吃的名義,吃了好幾塊。
“這豆渣餅真好吃!秦川,你可真聰明啊,什麼能吃的東西到你這,都能琢磨出各種好吃的做飯。”熊花由衷的誇獎到。
“哈哈哈,哪裡哪裡,我在之前的部落就是專門學這些的。要說聰明,還是發明這些吃法的人聰明,我不過是拾人牙慧罷了。”
“你呀,就是喜歡那個叫什麼……哦,謙虛!這豆渣餅這麼好吃,豆腐肯定也差不了。我們去看看豆腐壓好了沒?”熊花吮幹淨手指上的油脂和碎渣,就去搬壓豆腐的石頭了。
秦川也湊過去看,做豆腐他是熟練工了,不怕做不好。果然,兩種豆腐都不錯,白白嫩嫩的,看着就會好吃。
鹵水豆腐比較老,可以直接煎、炸、煮火鍋,凍成凍豆腐。石膏豆腐做出來要嫩一些,可以直接涼拌、做麻婆豆腐,還可以和野菜或者肉丁一起炒,做成豆腐羹。
豆腐的做法實在太多了,隻要以後大家都能自己做豆腐吃了,估計就會有各種豆腐的做法被開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