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幾人無奈離開,魏溫聽說後,冷笑一聲,他站在後院,看着盛放的梅花,心情好了一些。
“這梅花上的落雪自有一股梅花香,把這些雪都收集起來,老夫晚些時候要用這雪煮茶湯,看看是什麼味道。”
一旁的仆人聞言連忙動手。
眼下魏國使臣都在楚國,這些人自然也得到了厚待,楚王私下也沒少賞賜,各個喜氣洋洋的。
不過他們也沒忘記正事。
昔日裡,因為楚趙結盟,楚魏兩國的關系一下墜入了冰點,多年不來往,如今想要恢複,倒也沒那麼容易。
楚王登基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肅清了朝堂,他是有絕對的話語權。
可魏王卻不一樣,他年歲不算大,也隻比楚王早登基幾年罷了,但魏國很多老臣對此,并不怎麼贊成,相比于楚國,他們更垂青秦國多一些,如今的秦國王後便是他們魏國的公主。
秦魏已經結盟交好,沒必要跟楚國有過多來往,能左右逢源固然好,就怕偷雞不成蝕把米,那就不值了。
魏王不可能一意孤行,完全不考慮這些朝臣們的想法,隻能緩緩地來,這次他派遣使臣帶着珠寶美人過來,一是為了給楚王寬寬心,二也是想徐徐圖之。
之前,他可是明确拒絕了趙國使臣,一口吃不完一碗飯,自然也不可能一下就把事情辦好。
楚王對此是很受用,雖然私心裡他不太看得起這個有些瞻前顧後的魏王,但他這次的禮物可是送到了他的心坎上。
美人都是絕色,他愛的不行。
眼下在楚國一衆宗親眼裡,私下流言不斷,楚王登基前是有太子妃的,奈何太子妃難産而亡。
楚王雖然年輕,但膝下并無成活的子女,後宮妃妾是不少,但如今也沒有懷有身孕的。
楚國幾大世家貴族自然也盯上了楚王後之位,楚太後便力薦娘家的幾個侄女,對此,楚王表現的很敷衍,但别家卻很開心,這無疑是給了他們一個機會。
幾個世家雖然明争暗鬥不少,但對楚王後的人選,幾家那是達成了共識,必須要是他們楚國人。
無論最後出自哪家,都不能是别國的公主。
先王有兩位王後,都是楚人,再往上數,不是世家貴族,就是權臣之女,眼下楚王還沒在朝堂上公開提這件事,大臣們也沒有急着開口。
楚王也聽說了這件事,他雖然不怎麼看奏折,看負責幫他處理奏折的官員可不敢隐瞞他。
不少人都上折子勸谏他盡快立後,對此楚王使用的是拖字訣,不回應,不理睬。
若是之前,朝臣們願意上門去勸谏,可眼下,沒人敢,世家大族樹大根深,可也不想被這一下連根拔起,便宜了别人,眼下多是觀望的狀态。
楚王之前當庭處決勸谏的臣子,不少人可是親眼看到了,不到萬不得已,他們也不會貿然行動。
桃源監獄
自從阿元拜托公子持幫自己送信後,她每日都在觀望,有些心不在焉的,很快公子持帶給了她一個好消息。
“公主放心,大王已經下令撤換了王後身邊伺候的所有宮人。”
公子持神情鎮定,心裡則是十分喜悅,雖然好奇,但他并未拆開阿元的那封信,也不知道她到底跟趙王說了什麼。
但這總歸是個好消息,是實打實的讓趙王後不快,卻又無可奈何。
阿元靠在牆角,聞言放下手中的竹簡。
“多謝大人。”
阿元嘴角微微上揚,看來她賭對了。
趙王這人,滿心滿眼都是自己的君王之位,國家利益。
其次,他并不會不要自己的名聲,他還是要面子的,要不當初平原君勸谏,壓根不會成功。
在給趙王寫信的時候,阿元思量了許久,信封上的每一個字她都是仔細斟酌過的,沒有一個多餘無用的字。
開頭,她先是用女兒的口吻表示了對從小到大,趙王對他的關心和養育,祝父王萬年,趙國萬年。
中間她回憶了自己被趙王賜婚後和公子煜在一起的部分日子,隻說好的,又一次的表達了對趙王的感激。
最後她以公子煜之事,說自己疏忽大意,蠢笨無能,主動上奏請求趙王嚴懲自己,廢去自己的公主尊位,賜給自己一杯毒酒。
她說自己在監牢屢次遇害,是上天看不下去了,想要了斷她,她還說,自己死後希望趙王秘不發喪,将她的屍首扔了了事。
這輩子作為女兒不能承歡膝下,孝順父母,是她的失職,讓父王失望憂心這是她的罪過,還請趙王千萬不要寬恕她。
早日處理了她,如果還有下輩子,她必然會做一個孝順聽話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