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京大後,顧仲琦先帶蘇晚甯逛了一圈校園。
作為已有百年曆史的高等學府,京大四處都透露出悠久的曆史信息。痕迹斑駁的磚牆,幾百年樹齡的杏樹,幾步一景。
前世的世界裡也有類似于京大這樣的學校,可惜蘇晚甯查了幾分沒有考上。畢業之後,她憑借畢業作品成功拿到了第一筆投資,此後便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蘇晚甯對這樣的學校總是充滿了向往,看到路上形形色色的京大學子難掩眼中的豔羨。
回學校後,顧仲琦就像回了快樂老家,腳步都輕快地像個自由的小鳥。
她轉着圈倒退着走路,朝蘇晚甯說:“晚甯姐,我哥也在京大上過學哦~”
道路兩側的梧桐在蘇晚甯的臉上影影綽綽的影子,聽到顧仲琦的話後,蘇晚甯又想起了在老宅中見過的顧仲儀的照片。
真遺憾沒有見過他少年時的樣子。
蘇晚甯回道:“是嗎?”
顧仲琦以為蘇晚甯不相信,轉了一圈回到蘇晚甯身邊,挽着她的手,“他在這裡讀了兩年書,後來才出的國。你都不知道,當年追他的人可多了。”
“都有些誰?”蘇晚甯冷冷地問,帶了點她都沒有察覺的酸意。問出口的瞬間她就後悔了,她為什麼要問顧仲儀的情感史,不知道還好,知道了可能就會成為梗在心中的刺。
顧仲琦把她哥的“安危”抛擲腦外,在她的心裡嫂子已經排第一了。
顧仲琦倒豆子一樣地交代:“他們專業的就有兩三個,還有我媽那邊的一個親戚,也姓宋,一直在我哥身邊刷存在感。不過我哥都沒搭理他們,後來就和随安哥一起出國了。”
“姓宋?不會是叫宋婉婉吧?”蘇晚甯印象裡能符合那幾點的隻有原書中的白月光。
顧仲琦倒吸一口氣,驚訝地捂住嘴:“你怎麼知道的?”
“猜的,不告訴你。”
顧仲琦才想起來要替她哥辯幾句:“我哥和她沒什麼啊,我哥出國後他們就沒有聯系過了。”
“信你,那他和楊随安怎麼回事?”
在顧仲琦的嘴裡,聽上去顧仲儀和楊随安更像是一對。
“不不不,”顧仲琦連連否認,“我哥和随安哥就是純粹的兄弟關系,一點暧昧都沒有的啊。”
“行了行了,我就是逗逗你。”
顧仲琦呼了一口氣,感覺她和她哥都逃過了一劫。嫂子看上去溫柔可憐的,有時候也這麼吓人,殺人瑜無形。
顧仲琦轉了個話題介紹其自己的專業和導師。
祝攸教授主攻的方向是深度學習,在腦機接口方向也有所建樹。并且在祝攸的人脈圈裡,國内首屈一指的腦機接口專家是祝攸的師兄。
全息艙的設計主要靠腦機接口完成人機交互,靠人工智能進行調度,祝攸教授的研究方向和全息艙需要的技術方向是吻合的。
祝教授特地放下教學工作,提前排開了時間在辦公室等顧仲琦和蘇晚甯。
“咚咚咚——”辦公室門被敲響。
“請進——”祝教授猜到應該是顧仲琦她們來了,門被推開,果不其然是她們倆。
蘇晚甯和祝攸互相客套了一番,在蘇晚甯的想象裡祝教授可能是頭發花□□神矍铄的老頭,見了才發現他也就剛過四十,看上去也十分年輕。
自從顧仲琦畫餅說要和問鼎合作後,祝攸還是把這“餅”放心上了。年假的這段時間裡,祝攸沒有放棄過搜集和學習國内外的資料。
祝攸遞上一份厚厚的文稿,這是他在過年期間寫下的全息艙的初步設計。
蘇晚甯接過後仔細翻看了半個小時,祝攸和顧仲琦一邊等蘇晚甯看完一邊交流系裡最新的情況。
和顧仲琦不對付的師弟找了系裡的關系,院裡的主任親自找祝攸說和,讓祝攸放他去實習。
祝攸教學多年并非不知人情事故,面上給那個學生說了幾句好話,順水推舟地賣了主任一個人情,還不忘跟學生說要是有什麼好資源别忘了同組的師兄弟姐妹們。
好在祝攸手裡也就出了這麼一個爛桃,剩下的都是兢兢業業靜下心來搞學術的。
得知顧仲琦要帶蘇晚甯來和祝教授談合作後,顧仲琦的同門們一直在旁敲側擊合作項目能不能帶上他們,實習能不能内推一下。
從顧仲琦落地京城打開手機之後,她的手機消息就叮叮當當地沒有停過,到最後顧仲琦實在受不了設置了靜音。
顧仲琦湊到蘇晚甯面前,“晚甯姐,怎麼樣?”
祝攸也等着蘇晚甯的答案,這個不知道從哪裡出來的黑馬已經成了業界的熱門話題。有知道内情的說蘇晚甯曾經是藝術生,跨界創業,有陰謀論的說蘇晚甯不過是台前的傀儡,背後真正掌控的另有其人,很大概率是顧仲儀。
祝教授不愧是行業頂尖的專家,他寫的文稿裡已經有了全息艙的雛形,隻不過還有很多設計上的缺陷。
蘇晚甯放下文稿:“能看出來全息艙的雛形了,剩下的隻要在這基礎上進行細化和改善就可以。”
蘇晚甯又指了一些文稿中的缺陷,祝攸聽得連連點頭。這位蘇總是有真才實學的,她指出的問題,提出的方案已經遠超了現在已有的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