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止行手欠,非得上去扯他的本子,李閱川用手腕按住,扭頭笑罵:“滾!”
執行境外任務的幾天,李閱川好似季青衍的專屬旅行青蛙,走到哪照片發到哪,多數是風景,偶爾有幾張自拍。
季青衍在昏暗疾行的車内,身心俱疲地翻看一張張照片,細心感受每次翻閱時,來自顱内的一絲清明。
這一趟任務共3個目的地,為期半個月,不算基礎工資,津貼加補助共2萬3。
任務完成前三天,季青衍回北京解決小霞的學籍問題。
季青衍把選擇權交給李閱川,但關于這幾所學校的升學率、教學質量、住宿條件等問題李閱川一竅不通,最終還是季青衍找教育口的朋友給幫忙評估的。
最終選定的初中離季青衍常住的那所公寓不到4公裡,教學進度适中、可住宿可走讀。
李閱川這邊落地首都機場後直奔北京火車站,在綠島下火車随便對付了一口午飯就往綠島一中趕。
不知道季青衍具體是怎麼運作的,總之李閱川還沒等開口,班主任就明白來意,主動帶着他跑上跑下辦各項手續。
期間老師一直在誇小霞,說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囑咐去北京之後也一定不能落下學習。
班主任年近60,帶完小霞這一屆就退休了,她放心不下職業生涯最後一班孩子,尤其是這個家裡家外全靠一個哥哥的小姑娘。
她問過李閱霞家長會為什麼是哥哥來,爸媽呢?小姑娘回答說父母不同意她來綠島念書,因為會浪費很多錢,隻有二哥支持。
老教師很詫異,“那你的生活費.....”
小霞淚光閃閃,“都是二哥出的。”
忙活一下午跑了三個地方蓋章,終于辦完所有手續,李閱川提出想請班主任吃飯。
班主任婉拒:“我家裡還有事,就不一起吃飯了。到北京照顧好閱霞,這孩子想得多。”
李閱川點頭,再次感謝老師。
小霞沒上最後一節自習課,李閱川站在女寝宿舍樓下等妹妹收拾行李。
他回北京時的行李隻有一個雙肩包,妹妹也差不多,除書包之外的個人物品一個編織袋都裝不滿。兄妹倆馬不停蹄往火車站沖,終于在零點前趕回季青衍的公寓。
上行的電梯裡,李閱霞問:“二哥,我現在管青衍哥哥叫什麼呀?”
她記得二哥說過季青衍不是嫂子,但小姑娘總覺得之前不熟的時候就管季青衍叫“青衍哥哥”,現在還叫這個稱呼的話,好像不太對勁。
李閱川盯着電子屏上不斷跳動的數字,随口說:“原來叫啥,現在還叫啥。”
一大桌子外賣色香味俱全,季青衍坐在餐桌前美滋滋倒滿三杯果汁,數着數等開門聲響起。
“咔哒!”
下一秒兄妹倆風塵仆仆站在門口,棕紅的門框好似畫框,長久地定格了畫中人的喜悅與憧憬。
“季哥,我回來了!”
“青衍哥哥。”
季青衍起身招呼熱情小霞,“快上嫂子這邊來!”
孩子的三觀似乎在短時間内坍塌又重建,目光遲疑地望向李閱川。
李閱川放下手裡的包,走過去輕捏了一把季青衍後頸的疤,佯斥:“别瞎叫。”
因為不确定綠島那邊的手續一天之内是否能辦完,季青衍托人給小霞安排的是後天入學報到,也就是小霞可以擁有明天一天短暫的、不用早起的假期,以及好好享受一頓“接風夜宵”的時間。
這一天三人都挺累。
李閱川輾轉1000多公裡,幾乎24小時奔波在路上。
李閱霞一邊惦記轉學的事兒,一邊強迫自己聽課,一邊舍不得剛認識不久的同學。
季青衍白天去了一趟自家的公司,在季雲山辦公室裡待了大半天,連外賣都是回程路上定的,實際上他也就比兄妹倆早進屋半小時。
三人全折騰餓了,就連季青衍都罕見地發自内心産生對食物的渴望。“快開飯吧,好餓。”
李閱川一聽季青衍餓了,趕緊把小霞的東西先放在客廳,帶着妹妹坐餐桌前。“餓了就别等我們啊,自己先吃點東西,你現在的腸胃不能餓。”
清潤的鴿子湯一人一碗,李閱川怕外賣贈的湯匙季青衍用不習慣,特意去廚房取來家裡的陶瓷勺放進季青衍面前的湯裡。
“湯别喝太多,要不然晚上總起夜睡不好,肉多吃一點,看着炖得挺爛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