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嘉懿迅速反應,上步救球,在球即将落台的時候撈了起來。周刻也沒料到這個球會擦網,但所幸調整的時間足夠長,立即從中遠台回前台,擺短了一闆過渡後還原,準備接着起闆後退台。
萬嘉懿本來以為以周刻的球風應該會起闆,已經提前退台,準備防一闆或者反拉,卻沒料到周刻選擇過渡一闆,隻得連忙上台救球。
實際上,賽場上的想法往往隻發生在一瞬,反應再快也難以捕捉,運動員們大多數都是通過日常訓練出來的本能反應來救球。
白色的球貼着網蹭了過去……
“運氣球!這球擦了個死網!”
盡管是死網,周刻還是習慣性地向前撲去救球,隻是身體僵直在了半空,隻能看着球在桌子上彈了兩下,最終停下。
第二局才到第一個球,沒事。
周刻在心裡自我調節。
但是接下來的幾個球,讓周刻的心快要墜到了谷底,從0:1到2:8,萬嘉懿好像是被幸運女神眷顧了一般,運氣球不斷。擦網擦完擦邊,幾乎是每隔一兩個就會來一個運氣球。
萬嘉懿在運氣加持下越戰越勇,而周刻的的氣勢卻是逐漸低沉。盡管周刻表面看上去還是很沉靜,但是已經控制不住自己再以平常心對待接下來這一局了。
運氣太好,靠擦網擦邊赢下對局,固然勝了比賽,卻容易被人诟病為勝之不武。
周刻固然知道這些意外因素實在難以控制,卻也不能免俗地會埋怨憤懑。
說到底,其實還是自己太年輕。
接下來幾顆球,周刻卻還是沒有放棄掙紮,但是萬嘉懿手感和狀态到了頂峰,而自己在第一局的失利和第二局連續丢球打擊下氣勢低迷,實在無力回天。
在最後一顆球的對拉中,周刻還是掙紮着和萬嘉懿對了七八闆,在最後萬嘉懿的一個爆沖下,第二局落下了帷幕。
11:4,這樣的比分甚至有些慘烈。
周刻感到自己的手在控制不住的發抖。将球拍放在球桌上,周刻轉身到教練位,拿起毛巾狠狠抹了一把自己的臉。
周刻的背對着球台,面向觀衆,雙眼放空,不知道在盯着何處。
他的身影甚至顯得有些孤寂。
“小萬隊這局的運氣實在是好啊,小周的心态快穩不住了啊,看得出來小周在很努力自我調節了,但是耐不住這局萬隊除了運氣,手感啊,狀态啊都很好……我們可以看看第三局周刻怎麼處理。”
現在這個局面,方方面面都被壓制,上局好不容易從節奏中撕出來一個突破口,現在也嚴絲合縫。周刻拿着水壺,卻半天也沒打開喝一口。離賽點還差兩局,下一局無論如何都不能再丢了。
上局放慢節奏的想法可以繼續采取,但是也不能一味放慢,快慢應該多結合起來。
另外,前兩局的變線權一直都被萬嘉懿把握在手裡,自己可以提前變線來打開節奏。現階段已經是0:2落後,保持原狀而不是拼一拼,隻會輸的徹頭徹尾。
變線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心理博弈。
其本身技術含量并沒有很高,但是在相持過程當中,變線即代表着不穩定,也代表着靈活,需要對自己相持和反應能力有一定的自信,同時也需要打破僵局的勇氣。
因為沒有人能預知,變線時是否已經被提前被預判好了落點,又或者是打了對面一個措手不及。
到了現在這個局面,萬嘉懿如日中天,隻有慢一點,再慢一點,每打一個球就緩一緩,徹底将萬嘉懿從舒适圈裡拉出來,才能有拿下比賽的希望。
陳導之前教過他:如果處于劣勢,想要放慢節奏的時候,可以試試在每個球開始之前數十秒再貯備。
萬嘉懿沒等一分鐘結束就請提前站上了球台,顯然還是想要加快節奏,幹脆利落拿下比賽,不給周刻一點翻盤的機會。
周刻隻是裝作沒看見,繼續拿着水杯思考着接下來的戰術,等到裁判提醒一分鐘已經結束,才緩緩站上球台。
那就從現在開始執行。
第三局比賽開始。
記分牌上大局分數從0:0到0:2,像是警鐘催趕着周刻,周刻卻不得不逼着自己冷靜下來。
發球權在萬嘉懿手上,但是萬嘉懿并沒有占據先機。周刻從開局就開始主動放慢節奏,接過變線權。同時,周刻也在盡力讓球速和旋轉也開始多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