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休降低重心,引拍擰腕。一個急長側上旋竄到了納伊的追身位。納伊沒想到林春休這樣冒進,第一個球就是大側上旋,反應不及,直接漏了球。
“chuolei!”林春休和江憶瑤喊得頗有默契。
“看來這位剛登上世界舞台的直闆小将林春休球風很是兇悍啊,第一個球直接給大側上旋,給納伊直接唬住了。”江愈愈退役的時候林春休還未入隊,但是也從趙序言口中聽說了這個小直闆前三拍的強勢之處。
第二顆球,納伊調整站位,明顯已經做好了林春休再發長球的準備。
林春休看了看納伊的站位,明顯偏反手位。應該不會用主動上手,林春休比了個食指又換成兩根食指——不轉長球,準備進攻。
當不清楚對方的顆粒面對于旋轉的把控實力如何的時候,不給旋轉就是最好的方法。
但林春休沒有直接發奔球,而是做了一個發勾手的假動作。納伊知道球觸到了闆上才發現被騙了,反手磕上旋球抵消旋轉的動作都做完了,球不出意外地下網了。
江、林兩人又是默契地一聲“chuolei!”
“納伊連續吃發球兩個!小朋友的戰術意識和假動作都很厲害啊!看來周隊小保镖的發球還是很有優勢的。”江愈愈想起了一個月前的熱搜打趣道。
江憶瑤雖然單打實力強勁,但是實在是怵顆粒膠。所以在打顆粒膠的時候,将指揮權全權交給了林春休。
在林春休的戰術布置精密地像是學過心理學。前兩個連續發球得分,曾書禹還算滿意地點點頭,但接下來的一整局裡,納伊吃發球都快吃飽了,曾書禹已經是見怪不怪了。
一整局比賽的節奏牢牢把控在林春休的手裡,第一局以11:3輕松拿下。
兩人放下球拍走到曾書禹面前,聽曾書禹做場外指導。
江愈愈在直播間已經對林春休贊不絕口。“她是我目前見過的發球最好的運動員。打球很有靈性,愛動腦也會動腦,未來可期!我現在已經不太擔心女隊缺少特殊打法的問題了。”
一分鐘後,江、林兩人回好印國的雙胞胎紛紛回到台前。
“現在是第二局,換發球、接發球,這一輪是納伊發,林春休接發球。”
林春休自己就極其擅長發球,在接發球上也有自己的獨到理解,對于旋轉和落點的判斷向來比較準确,從來不會懼怕任何發球。
納伊轉拍,用正面的反膠發反手發球。這個球摩擦很強,林春休判斷之後正手上腳劈長了一闆。阿科塔沙連忙反手起闆,球追着林春休飛了過去。林春休急忙閃避,為江憶瑤提供足夠多的發揮空間。
江憶瑤冷靜地判斷着。林春休是逼的長球,阿科塔沙的反面是防弧,有反旋轉的特點,那麼下旋過來就是上旋。
判斷完旋轉後,江憶瑤一個上撲爆沖,球徑直竄去反手斜大角。
這個球的質量很高,可惜的是,長膠最喜歡的就是可以借力打力的球。
雙胞胎也在快速調整腳步,納伊輕墊幾步,向下一磕,球貼着網到了正手半出台位。
林春休迅速判斷:下旋。這個球想要起闆就必須用高吊,而阿科塔沙的反手是防弧,正手是正膠,都有着不怕旋轉的特點,所以這顆球的起闆對于自己來講沒有任何好處。
林春休思考清楚,迅速調整步伐,回以一個擺短。
很多時候,并不是上手一定比控制來的效果好。如果擺短等削球的質量出衆的話,往往能起到一些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
林春休的擺短放在世界上那都是數一數二的這個擺短質量極高,就算正手是正膠也不敢随意起闆。阿科塔沙隻能用正手一搓。但是正膠不怕旋轉的同時也有個缺點,就是打不出旋轉。這個球沒有質量,隻有落點,很輕松就被江憶瑤一個挑打結束。
意識到了什麼,林春休轉身跟江憶瑤咬耳朵:“可以把阿科塔沙當成突破口,阿科塔沙的正手隻要不起闆質量就不會高,可以直接拉掉,輪到納伊的時候,沒有機會的話穩住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