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薛姨媽給寶钗從小攢的嫁妝,這次便用不上了,薛姨媽急急慌慌地要把珠寶首飾折成銀票給寶钗帶着。說是宮裡太監宮女都重錢财,外面一兩銀子一個菜,宮裡一兩銀子連個菜葉子也見不到。
反倒被寶钗攔住了,“母親,我進宮去,如果有出息,衣食住行都不用自己操心,自有人打點妥當。如果沒有出息,便是把咱家都掏空了,人家也不會高看你一眼。”
“你可以和哥哥說,家底被我帶走了一半,但實際上你拿去置辦一些不動産,千萬别讓哥哥知道。如果之後娶了嫂嫂,嫂嫂人好,你就跟嫂嫂說,把家業都交付嫂嫂,養老便罷。”
“如果嫂嫂也不明事理,你便自己攥着,我知母親一心為哥哥,但在哥哥能撐起薛家之前,萬不可将家底都給了哥哥。”
“如遇大事拿不準,一時間聯系不上我,也不用着急,去林府找林姑娘。看在我的面子上,她會幫忙一二。”
再是薛蟠被賈政主動領走了。
之前薛姨媽還在考慮求王家還是求賈家,把薛蟠放到族學裡跟着學習。
之前還沒顧得上,王家和賈家也沒有人主動提起。
這次卻是王夫人主動來和薛姨媽說可以請薛蟠到賈府的族學去,表兄弟間可以相互鞭策,有所照應。
至于想把寶钗許配給寶玉這回事,兩人默契地當作沒有發生過。
倒是王夫人一再誇寶钗穩重有氣度,将來與元春在宮裡相互照應,兩個人都有所依靠,是件好事。
薛姨媽卻沒敢接這話,因寶钗說了,在後宮抱團,與在前朝拉幫結派差不多,都會被皇上不喜。在摸清局勢之前,不準備投靠貴妃。
王夫人見薛姨媽沒接話,倒也沒像往常一樣抱怨幾句,隻說寶钗有福氣,便罷了。
黛玉那邊聽到消息,是寶钗傳來接下來便要在家學規矩、待嫁了,也不知還有沒機會再相見。
黛玉聽到消息,很是感慨了一番,希望寶钗能獲得自己想要的。
一口氣寫了幾個糕點方子,像是鮮花餅、梅幹菜肉餅。
托人帶回給寶钗,并附上信件。
“姐姐如果有空,可以鑽研一下廚藝,畢竟美食不可辜負,希望姐姐要保重身體。”
“此方乃古書上摘錄,價值五兩銀子,請姐姐差人送來。”
然後又巴巴地跑到賈敏面前,猶豫了半天還是問道:“母親,等我滿了十四歲,也得去選秀嗎?我志不在此。”
賈敏聽愣了,一會才反應過來,笑道:“你們看看這孩子,想什麼呢?”
“我和你父親也志不在此。一來你小時候身體不太好,報病也是常見的,隻是對聲名有些妨礙。二來雖然不能私行聘嫁,可以請旨婚嫁,若真有看好的,報備請示一番也就罷了。斷不會讓你去宮中的,那我與你父親見不到你,還了得?”
黛玉這才放下心來。
又問起上次薛姨媽給賈敏提及的金玉良緣,現在該如何收場?
賈敏冷哼了一下:“那還能如何呢,自是當作胡說了呗。咱們也不是不懂事的,自會守口如瓶。就怕之前來京時造過勢,别有心人聽了去,表姐表弟,多少是個把柄。”
黛玉聽得,自去提醒寶钗不提。
黛玉給寶钗的方子倒是提醒了寶钗,她知宮裡人人有本事,她自己詩詞歌賦都會一些,但并不精通。最精湛的是管家本領,卻也用不上她掌管中饋。
倒是吃食一項,京城的花樣比起江南要少一些,雖有禦廚,但能呈到貴人面前的,總歸失了幾分野趣。
便也認真搜羅了很多吃食方子,一來像黛玉說的不會虧了自己,二來如果皇上或者太後、皇後能喜歡,便最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