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碗晶瑩透亮絕佳的稻花五常米飯,端到了所有研究員們的面前。
每碗米飯晶瑩透亮,米粒梗長,色澤潤盈,泛着稻米的濃郁清香。
聞上一口,便讓人胃口大開。
“大米飯,還是新米。”所有研究員們喜形于色,拿出對待科研課題般的一百二十分鄭重态度,神情敬仰地捧起飯碗,遲遲不舍得下筷。
稻花五常大米是數十年後數百個國家熱愛的優質大米品種,以入口清香、軟糯回甘著稱。
每一粒米,都凝聚了曆經春夏秋冬的醇厚香味。
研究員們雖然不知道這種數十年後經過無數次改良的稻花五常大米獨到之處,卻依然被這股清新的稻米香給深深折服了。
年輕的小丁最先抵抗不住誘惑,率先準備舉起筷子開吃時——
“等等!”
苑小桃清亮的聲音響起,拍拍面前的小盆子。
她笑着示意罐子:“這才是重頭戲。”
在所有人的目光中,她打開蓋子,裡面竟然是一小罐豬油。
立刻,所有研究員們的喜色更上一層,飛快地反應過來。
“豬油拌飯。”
“對,門口的小黑闆上寫了。”苑小桃笑吟吟地點點頭。
沒想到,所有研究員們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嘿嘿笑着搖頭。
他們跑來時太急,都沒注意上。
見此情景,食堂大師傅苑建國直唏噓。
苑小桃拿的這罐豬油,還是前些日子下窪鄉送來的豬肉,煉出來的油,放在小罐子裡儲存。
今天,在柴火竈大鍋裡蒸米飯時,馥郁的米香一騰騰地冒出來,她就和堂叔苑建國對視一眼,知道這小罐豬油能派上用場了。
她舀出一勺雪白凝脂的豬油,放在離自己最近的那名研究員碗裡。
微微凝固的豬肉一接觸到熱騰騰的米飯,馬上開始慢慢融化,濃郁的香味瞬間被熱氣激發出來。
再澆上一小匙土家醬油,充分攪拌均勻,嘗上一口——
這名研究員滿臉幸福洋溢,好吃到刹不住車!
粒粒大米松軟糯甜,嚼勁十足,配上融化了的豬油和土家醬油,一口飯裡面立刻充盈着稻米的米香和濃郁油香,化成了最純粹的美味。
其他研究員們紛紛跟上,吃得頭也不擡,直到每人都至少幹完了兩碗飯,才意猶未盡地擡頭。
回憶着唇齒留香的口感,紛紛贊歎。
“太好吃了!”
“清遠先生在《小園食錄》裡寫的,‘兒時,抱着一碗熱騰騰的豬油拌飯,坐在家門口的門檻上。’現在終于體會到了這是一種什麼感覺,豬油拌飯的幸福不外如是。”
“你這麼一說,我有靈感了,想到一個新思路。”
“一起走。”
清晨的太陽才剛剛升起。
研究員們沒有在回去補覺,反而吃飽之後,紛紛來了精神頭,頭腦格外清晰。
他們主動将各自的碗筷端到水池裡,涮洗幹淨,然後一起離開前往辦公室。
苑小桃收拾一下,将食堂收拾得亮亮堂堂,重新規整得一塵不染,這才終于有時間休息會兒。
她盛出兩碗飯,和苑建國坐在一起開始吃。
平時食堂裡吃飯,他們都主動等到最後,先緊着研究員們的身體,看着他們吃飽離開後才開始吃自己的那份。
今天也不例外。
苑小桃一邊吃,一邊看了眼牆上的表。
已經是早上九點。
她望向大門口,心想今天的運輸車也應該快到了。
按照昨天李所長和梁國華同志約定好的,下窪鄉的運輸車每三天來一趟,今天是第一趟,順便過來将建倉庫的工具和材料收尾運走。
稻花五常大米的限時兌換時間是10天,現在已經過去了一天,還剩下9天。
時間迫在眉睫。
正當她想着,一輛轟隆隆的運輸車經過109研究所大門,哨崗的小戰士遠遠喊來。
“苑師傅,來運輸車了!”
“小桃,有你的信!”
苑小桃砰得一下跑過去。
保衛處的小戰士們正在圍着車,檢查手續和介紹信,确認無誤。
開車的下窪鄉運輸連老賈笑口顔開,咧着嘴打開車門,雖然他已經來過109所很多次,但每次檢查的手續都必不可少。
看見苑小桃,老賈掀開車後的篷子,上面蓋着一層防雨的布,下面是拉來的各種物資。“信在這。”
站在旁邊的小戰士們好奇,“小桃,你收到信了?”
這個年頭,家裡寄信是常事,勤快點的一個月能收到三五封。家裡有再急一點的事情,就是加急拍電報。
電話十分少見,大部分隻有一些大單位才有一兩部,還得撥号、等候、轉接,接通到那邊的郵局或者單位分機,等着對方把接電話的人喊來,再回過來電話。
但這不屬于109研究所。
研究所位置太過偏僻,與鄉裡隔着一條大河,遠遠還實現不了安電話的夢想。所裡的研究員們平日有事和外界聯系,都是靠收發信件完成。
小戰士們七手八腳地一起幫司機老賈掀開車篷子,拉開雨布,把蓋得嚴嚴實實的信簍子找出來。
一揭開,果然擡頭第一個,就是苑小桃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