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陸将軍好魄力,那便由你去接應罷。”皇帝大手一揮,定下來了。
次日清晨,陸将軍啟程接應大皇子的消息才傳到了滄州,大皇子這下可是着急壞了。
滄州水患不斷,朝中卻是不知,如今更是派人前來,他又怎麼能不急。
“殿下,門外流民已經圍成團了,臣等實在難勸解了。”來人是滄州知名的大儒,他既然已經勸解無果,則是群情激憤,着實難辦了。
大皇子眸中閃過一絲狠厲,他面上依舊溫和,勸這位大儒回府,而後召集自己養着的暗衛吩咐,“一不做二不休,殺雞儆猴”。
雨小了些,卻依舊下着,全滄州一城的男女老少皆是被聚集蒼山腳下,重兵圍困,插翅難飛。因着大皇子來時便刨了巨坑,現下他差人将鬧騰得最厲害的幾個挑了出來,坐在坑邊也是不緊不慢,隻是端着茶笑得滿是冷意,“即是慫恿民衆暴亂,本王自然留不下你們。”
而後便是揮揮手,幾個帶頭的壯年被扔進巨坑,有的摔了半死,而有的扔下去則是沒了氣息。
“日後再有人與官家作對,這就是下場。”大皇子不鹹不淡地說着,并不管束民衆的叫嚷。
叫嚷聲最響亮的幾個又被扔進了巨坑,這下子算是徹底沒了動靜。
而後天色再變,暴雨不斷,血流如注,這巨坑依舊擺在蒼山腳下,有樹木與草色遮掩着,那血紅被暴雨沖開了。
滄州如今,倒真成了人間煉獄。
哀嚎不斷,屍橫遍野,死傷無數。
朝中派來了新的欽差大人,聽說是陸将軍的次子,陸老将軍一直風評不錯,這位小将軍應該也是個好相與的。
陸小将軍到了滄州,瞧見這一方嗚嗚泱泱的洪水圍着,心底塌了一大片。水患未除,大皇子卻是謊報,若是将這消息禀告了皇帝,那這天下定是太子囊中之物。可若是隐瞞不報,皇帝一旦查下來,大皇子自然不必受罰,而他卻是會因包庇扣上教唆皇子欺君罔上,照樣沒個好下場。
待到陸呈桓到了滄州,四周的老幼便是圍了上來,求着這位欽差大人為他們做主。大字不識幾個的平頭百姓哪裡明白君臣之道,隻曉得這位挂着陸老将軍的名頭,是個賢明清白的主。
可陸呈桓還能做什麼,他隻能将這群百姓安撫着,他即是不敢與大皇子作對丢了性命,更不敢毀了自家名聲,無顔面對列祖列宗。說到底,陸呈桓就是個貪生怕死又貪圖富貴與好名望的玩意兒,他自不會為一群沒什麼助益的老百姓得罪大皇子。就算心底也是糾結了一陣子,到底還是榮華富貴在眼前,看得見摸得着。陸呈桓還是選擇瞞着皇帝,面上應承着,背地裡則是詢問大皇子的意思。
見着了大皇子,還不等人說什麼,陸呈桓也是表忠心,“殿下,臣自會助殿下治理水患與暴/民。”
現今陸老将軍已經說是告老還鄉,陸家大公子官位低,沒什麼話語權,如今全由陸二當家做主。陸二隻覺得步蔺蘭來路不正,大皇子本是正統,德行地位配得上皇位,而當今太子卻是身份低微。
而陸呈桓得知大皇子所作所為,說是不驚也是假的,竟是為了一己之私,戕/害百姓,草芥人命。他有些懷疑自己擁立的正統,卻依舊隻認大皇子為太子,成大事者不拘小節,幾條人命換來帝王青睐,隻是太子奪位的必經之路。
“殿下莫要擔憂,此乃登大統不得已的作為,臣自會為殿下解決。”陸呈桓朝着大皇子深深行了一禮,想清楚了之後,他不會再懷疑自己的作為是否正确,“史官的筆握在帝王的手上。”
而後沒幾日,滄州水患依舊不斷,街上卻徹底沒了生氣。但凡家中的婦孺老幼皆是被陸呈桓聚攏在了一處,家中青壯便不敢有所動作。打蛇打七寸,陸呈桓倒是用得爐火純青,這批壯年人哪裡還敢叫嚷着,自是安分守在家裡,或是被充苦役修築大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