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曦聽後越發覺得有趣,越問越多,天色也不知不覺地暗了下來,最後還是二喜提醒,喬曦才起身送客。她親自将人送到門口,沖人行了一禮。
“大人有公務在身,今日叨擾了。”
崔旭擺擺手,看着眼前這個鐘靈俊秀的姑娘有掩飾不住的喜歡。
“不礙事,已經很久沒有人聽我這老頭講話了,冒昧相問,姑娘在上京是師從何人啊?”
“小女師從武明珠武夫人。”
聞言,崔旭眼中一亮。
“武才女是個聰慧的人兒,教出來的學生也伶俐。”
“您認識家師?”
崔旭低頭一笑,眼角的皺紋擠做了一團。那是他風華正茂的日子,看着武明珠在文昌樓一展風采,盼着程家軍在西北大殺四方,當然,他也望着自己的學生能早日為國效力。
“年少時曾在上京呆過一陣,武才女近來可好?”
喬曦面色一暗,告知了武夫人逝世的消息。崔旭愣在當場,半晌之後長歎一聲,一句“節哀”結尾,轉身帶人離開了。他離開的步伐踉跄,彷佛有什麼東西正從他的身體中抽離。
而這一幕也落在了暗處的崔晗和聞餘舟眼中。崔晗看着那個失魂落魄的老人一臉嫌惡,嘴裡忍不住蹦出了幾句嘲弄。聞餘舟卻沒仔細聽,他一眨不眨地盯着門口的送行的女子,想到她的面衣下還有傷,心裡某個角落輕輕柔柔地痛了一下。
“你在想什麼呢?”
崔晗的聲音打斷了人的思緒,聞餘舟搖搖頭,轉身就要走。
“就這樣走了?”崔晗疑問道。
“走吧,從一個姑娘身上做文章,那位也不會願意的。”
這話倒是說得在理,崔晗轉身又看了一眼特使落腳的小院,頭也不回地跟上了聞餘舟的腳步。
這發生在暗處的一切喬曦一概不知,她當晚連夜整理了崔旭的話,跟之前法瀾講的放在一起,構思着屬于三苗、屬于法英的故事。二喜見人忙了一夜,第二天特制了一碗補藥。那濃濃的藥草味熏得人睜不開眼,但看着自家婢女期待的目光,喬曦還是捏着鼻子都喝了下去。
二喜見人喝光喜笑顔開,趕忙遞上了幾塊新買的白糖糕。這糕的味道與阿梅做的一模一樣,喬曦解了嘴裡的苦也甜到了心裡,她連吃幾塊都沒吃夠,索性帶着二喜和阿寅上街去買。
此時喬曦的腳傷已徹底好了,暢行于市集,她心中有說不出的痛快。身後的二喜卻免不了憂心,雖然自家小姐帶着面衣,但畢竟她臉上的疤還沒好,小丫頭一路謹小慎微,生怕面衣落了又或者喬曦再受傷。
“二喜,你買糕點的地方到底在哪啊?”
二喜指了指不遠處的推車,直言讓自家小姐慢點。喬曦沒聽勸,反而加快步伐走了過去。推車的是個白發老婦,除了白糖糕她也賣些别的糕點。喬曦挨個嘗了嘗,每樣都買了一些。
“老人家您這糕點真好吃,可有什麼特殊的方子?”
“姑娘誇贊了,哪有什麼方子,就是米好罷了。”
聞言,喬曦有些驚訝,漢江以南的東南方一直是貧瘠之地,沒聽說過有什麼出名的好米。
老婦見狀一笑,眼中滿是和善。
“姑娘有所不知,現在這青州吃的米都是蜀地運來的。”
蜀地的米又被戲稱為“甜米”,以軟糯香甜聞名天下,所以做的米糕好吃也在情理之中。喬曦恍然大悟地點點頭,又随口多問了一句。
“那吃蜀地的米,青州原本的那些農戶去種什麼?”
“都改種果樹了,那些樹好養活,果子果樹都能賣錢。”
聞言,喬曦不禁感歎了一句。
“真是因地制宜啊!”
老婦聽後笑笑又給眼前這個明顯的外地小姐指了指集市上其他的好吃的。喬曦輕聲謝過帶着二喜和阿寅轉身就都買了個遍。正當她要離開之時,街邊的戲台子開了戲,心情不錯的嬌人兒忍不住上去湊了個熱鬧。
“二喜,你去問問這戲要演什麼?”
二喜得令剛走,身邊就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演‘睿王東行,千裡送米’。”
聞言,喬曦擡眼看向來人,隻見聞餘舟嘴角噙着笑不知什麼時候出現在了自己身邊。他身上傳來一陣花香,再無前幾次見面時那蠱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