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裡的豆腐生意實在好得不得了,快到酉時都還有人過來買豆腐。
往年,農忙時節,豆腐也買的好,但跟今年的實在沒法比。
柳清舒還是前一陣兒去鎮上買東西,順路跟青松一起去送貨,遇見了狄公子才知道,家裡豆腐生意突然變得火爆的原因。
清河村乃至附近的十裡八村,近十多二十年,也就考上了傅琛這麼一個秀才,附近的讀書人,或者家裡有意送自家孩子去讀書人家,都想來沾一沾福氣,盼着自家孩子有朝一日也能像傅琛一樣考中秀才,日後科舉入仕。
“傅秀才,回來啦!”
“是呢,這不秋收嘛,學院放農忙假!”傅琛熟練的打包收錢,而後看向說話之人,問道,“張伯,還是要兩塊豆腐嗎?”
張伯笑眯眯的點頭,“你還記得呢!”
“自然記得,”傅琛溫和笑笑,“自從咱家開始賣豆腐,張伯就一直來照顧我們家生意,每次來都買兩塊,我可是記得很清楚的呢!”傅琛麻利的切兩塊豆腐,刀口一偏多切了好些,
那兩塊豆腐快有三塊的量了,聽到傅琛依舊隻收五文,張伯更是笑得合不上嘴了,“傅秀才,這怎麼好呢!”
傅琛笑呵呵的搖了搖頭,“張伯,你就别跟我客氣了。我在縣學讀書,家裡很多事情我都照應不了,一直以來,全都仰仗鄰裡鄉親照應我娘子,我都不知道怎麼感謝你們。按理說,這豆腐我該請你吃,但我知道,今兒我要不收錢,明兒,你一定不會再來了。”
張伯笑笑,“傅秀才,說什麼謝呢,客氣了不是,”他掂了掂手上的豆腐,份量比他想象的還重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不由更深了些,繼而又接着說道,“咱們鄰裡之間,互相幫襯不是應當應分的嗎?以後,可别再說什麼謝了啊。”
傅琛點點頭,“行,聽張伯你的,慢走啊,吃好了再來。”
傅琛自爹娘過世後,村裡人對他就多有照拂。他不會種地,将地全都租出去,承租的租戶都是村長幫忙篩選的,用心了老實厚道的人家。每年的糧食準時送過來,看他肩不能抗手不能提的,送來的糧都幫他舂好了。還有後院那塊菜地,之所以荒廢着,主要還是因為,村裡人家裡菜種的多吃不過來,會給他送一些。他一個人吃得不多,村裡人,這家送點,那家送點,就完全夠他吃了。再後來,他成親後,他在鎮上讀書,放月假回家,他也沒少聽柳清舒說起,村裡人對她的好。
自傅琛有記憶起,就記得村裡人對他們一家都很好,這點,傅琛心裡很清楚,但至今,他都不知道緣由。
酉時三刻,最後一盤豆腐終于賣完了,廚房裡,也飄出了誘人的肉香,傅琛不自覺的吸了吸鼻子,是香菇炖雞呢,傅琛原本是不餓的,聞着這香味濃郁的雞湯,肚子竟不争氣的咕咕叫了兩聲。傅琛笑笑,麻利的收拾了攤子,解下是身上的圍裙,大步朝着廚房而去。
“舒娘,炖了雞呢,”他朝鍋裡瞟了一眼,金黃的雞肉在沸騰的湯水裡翻滾,湊近了聞,那味道更加濃香,傅琛不由的咽了咽口水,“舒娘,還要炖多久啊!”
柳清舒正忙着在竈台前添柴,火光映照在她側臉上,臉頰被火烤的有些紅撲撲的,她擡頭望向傅琛,眼裡滿是笑意,原本她想說,還得再炖半個時辰,讓雞肉吸飽了香菇的鮮味才算是好。但見傅琛都饞的咽口水了,便将到嘴邊的話咽了回去。
她緩緩起身拿了一個湯碗,另一隻手拿着勺子輕輕攪動着鍋裡的湯,從裡邊挑了幾塊稍微小一點的雞塊裝進碗裡,而後又盛了半碗湯,才端給傅琛。
“夫君,你嘗嘗看,炖得怎麼樣了?”
傅琛接過碗,熱氣騰騰暖意直透掌心,他小心翼翼地吹了幾口氣,待湯稍微涼了些,便迫不及待地嘗了一口。那湯汁醇厚而不膩,香菇的馥郁與雞肉的鮮美交織在一起,化作一股暖流,瞬間溫暖了他的脾胃,也溫暖了他的心房。他滿足地眯起眼睛,由衷地贊歎道:“特别好喝,”
随即,他又拿起筷子,夾起一塊雞肉放進嘴裡,他嚼了兩口,表情瞬間僵住了。這母雞是專程去隔壁張嬸家買的老母雞,炖湯最好,就是,得炖好幾個時辰,不然,肉會不太咬不動,還好,柳清舒給他挑的都是較小塊的,也沒什麼骨頭,一口一塊放嘴裡滿滿嚼,多嚼一會兒就好了。
“夫君,快别吃了,放鍋裡再炖炖吧。”柳清舒說着,就将伸手去拿傅琛手裡的碗,她沒嘗過,也不确定,到底炖成什麼樣了,看傅琛嚼起來還挺費勁,就知道,火候還差的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