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珊笑着寬慰了她幾句,讓她慢慢來,反正自己的任務已經完成,剩下的就是當事雙方的事兒了。
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趙桂花時隔這麼多年,第一回帶着兩個閨女回村過年。以前家窮跟老弟走得不近,現在包子鋪生意不錯,趙福也每禮拜都去送一回菜,兩邊的關系就漸漸好了起來。
趙福年前就特地叮囑過,讓她們一家初二回去過年,一家人好好聚聚。趙桂花不去,看見黃玉芬那個摳搜勁兒就煩。結果趙福說是黃玉芬提的,讓她們一定要來。
趙桂花将信将疑,最後在趙福再三保證下才定好初二回村。
母女三人騎了兩輛自行車,帶了一籃子雞蛋和兩包桃酥,來到了大崗村。
林珊本來以為黃玉芬請她們去家裡聚聚,是有事兒想說,結果居然還真就是感謝她們這幾個月的照顧。
到不是黃玉芬突然變得不摳門了,純粹是趙福每禮拜從城裡回來,都是又拿肉包子又拿點心的。她已經被兒子念叨得頭大了,也是真明白大姑子一家現在是發達了,不會貪她家這點兒東西的。
林珊之前就想來村裡一趟,可是一直沒抽出時間,這次正好借着過年把想辦的事兒說了。
鋪子買肉的渠道她已經搞定了,白面卻一直是沒找到更便宜的。城裡面粉一毛六一斤,村裡都是老百姓用自家麥子磨的面,每年交完公糧,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林珊想讓黃玉芬從村裡收麥子,以後專門給自家供面粉。這樣以後糧食多的時候她能從村裡拿,吃緊的時候,照舊在市裡買。
黃玉芬高興壞了,又能多一筆錢,她恨不得飯都不吃就跑出去收麥子去。
林珊叮囑她:“先找經常給咱曬豆角的那幾家。”畢竟之前合作過,比較放心。
黃玉芬笑着點頭:“珊丫頭你放心吧,妗子知道該咋辦,誰有餘糧我都門兒清,我會挑些嘴嚴的。”
“好。”林珊随後把自家要用的量說了,黃玉芬也估計了一下大概能弄到多少麥子,再加上還要送去磨,算上這部分開銷之後,林珊給了個價格。
黃玉芬用小算盤一打,發現這買賣太能幹了!随即看林珊一家就跟看财神爺似的,殷勤得不像話,弄得趙福哭笑不得。
回去的路上趙桂花還在嫌棄黃玉芬見錢眼開,不過語氣中卻透着濃濃的自豪和開心。
林珊這邊過大年,省城的賀正岩也迎來了兩天假期。
他家在京市,兩天時間實在太趕,索性就留在部隊了。白天練練操看看書,晚上禮堂有晚會,跟戰士們聯歡一下也挺好的。
年夜飯他沒去食堂,用林珊寄過來的那些丸子、酥肉和上回的粉條,湊一塊兒做了個一鍋炖。
看着一般,味道倒是非常不錯,再配上熱得香噴噴的大肉包,感覺這夥食也不比隔壁胡大志家的差。
吃了人家的東西,自然就想到了人,林愛國這妹妹不僅字兒寫得漂亮,人也聰明。擺攤沒多久就開上鋪子了,現在都要買房了,可見很有生意頭腦。
這回她還在信上說,過完年要擴大一下鋪子,把準備怎麼做也說了,還詢問他的意見。賀正岩不懂做生意的門道,在他看來小姑娘已經考慮得很全面了。
上次寄來的土特産,他回了一些禮,結果對方又送來一大箱東西,這次他打算回封信就算了,不然一直這麼寄來寄去也不合适。
吃完飯沒多久,母親姜春榮打來了電話。
“六月差不多,我估計那時候能去看看你。”姜春榮在電話那頭說。她整天在西北忙着科研工作,平時吃個飯都得人提醒,一年到頭很少有時間跟兒子聯系。
賀正岩非常理解母親的工作,“我去看您也一樣,我四月份有長假。”
姜春榮想了想,“行,你來看我也行,到時候讓媽好好看看又瘦了沒。”
“沒瘦,最近夥食不錯。”賀正岩實話實說。
姜春榮笑了,随即卻歎了口氣,“那就好。兒子,媽想你了……”
“嗯。”賀正岩低低地應了一聲,不習慣說那種“想你”之類的肉麻話,即時是對着親媽也張不開嘴。
姜春榮負責的是保密項目,不能談工作,隻好詢問兒子的近況,什麼累不累?受傷沒有?思想進步沒有?有相中的姑娘沒有?
對于個人問題,賀正岩每次回得都差不多:“沒有。”
姜春榮發愁:“部隊的女同志也不少,就沒有一個欣賞的?”
賀正岩:“沒有。”
姜春榮在電話那頭沉默好大了一會兒,幹澀地說:“兒子,媽對不住你,我跟你爸……沒能給你做個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