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仔仔細細看了有小半個時辰,才有大幾行差不多内容的吸引了他的視線。
“今有妖邪于宣安城作亂,每每黃昏之際出現危害人間,望上仙能夠出面解決。”
如此類似的話,不同筆迹、不同内容足足寫了有十幾二十條。而公儀嶺目光則是停留在了“黃昏”這兩個字上,陷入了沉思。
是巧合嗎?公儀嶺不敢确定。幾個月前在雲靈城第一次遇到赤發長面鬼的場景如今也曆曆在目,正因為此事,才讓他們得知了禦魔幡被盜。
不管怎麼說,這一條與禦魔幡扯上關系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公儀嶺覺得如果爹娘看見了,肯定也會先去這個地方,于是打定了主意,決意去宣安城探一探。
*
宣安城的位置離雲靈山很遠,但離另一個宗門十分相近。
此宗門喚作無妄宗,與雲靈山一樣,乃是劍修宗門,算是仙家中一個不太起眼的小宗門,。
仙門之中大小宗門過百,公儀嶺其實不太能分得清那麼多宗門,每次參加各種大型宴會也都是隻跟他們那幾家相熟一些。至于他為什麼會知道無妄宗,那還真是多虧了中秋夜宴上,他當衆玩的那一手骰子了。
當時對他表現得十分不滿的那幾位長輩,也正是無妄宗的那幾位。
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頭,公儀嶺默然想:“但願過去可别遇上他們了。”
思慮完,他收了仙法,那些字便都消失在了眼前。公儀嶺在貢桌前停留了片刻,順手帶走了桌上的幾個馍馍,這才禦劍離開。
他不舍晝夜,一路疾行,終于趕在了第三天早晨抵達了宣安城。
公儀嶺從前并未來過此地,一直以為宣安城應該與雲靈城差不多,可直到他落地後才詫異地發現,宣安城竟然是夾在兩座山之間,地處偏僻,就連進城的道路也很是難行。
許是因為山中水汽充足的緣故,整座城上空都是一片灰蒙蒙的,層雲蔽日,透不進來一點陽光,本能地就讓人覺得此地陰森詭異,光是走在進城的山中小路上,都平白讓公儀嶺生出胸口發悶的不适之感。
很顯然,這古怪的宣安城,是個風水要多差有多差的地方。
當真是呆久了人傑地靈的地方,難得來一次偏遠之地,就如此難受。也難怪這地方會有妖邪出沒。
雖然從外面地勢來看,公儀嶺對宣安城印象不佳,但他還是抱着一點期望,以為至少城内不會如此。
沿路一直往前走,繞過了許多彎後,才走近了城門。
公儀嶺本以為白日裡城内至少會是一派熱鬧的景象,誰知到城門口也沒聽到半點人聲,城内一片死寂。
公儀嶺走到城門前,打量了一會兒上面那一顆顆生鏽褪色的門釘,随後“吱呀——”一聲,推開了城門。
他在推門前就做足了準備,一隻手已經死死按在歸雲劍上,打算如果裡面撲出來什麼妖邪鬼怪就直接就地斬殺。遺憾的是直到他完全推開城門,裡面雖然看起來稍微破敗了一點,但沒有冒出來什麼可怕的鬼怪。
什麼聲音都沒有,這宣安城仿若一座空城。
公儀嶺畢竟是秘密出行,也不方便直接去面見城主或是扯着嗓子嚷嚷,隻得小心翼翼拿着劍沿着長街一路走。
饒是如此,很快他也确定了——這座城并非是空城,雖然裡面沒有一點響動,但長街兩邊家家戶戶都門窗緊閉,和當日雲靈城内如出一轍。
公儀嶺心中了然。想必是百姓們懼怕妖邪之物,這才出此下策。
确定了這一點以後,公儀嶺便不再在主街道上行進,他一個人在那邊未免紮眼,還是稍微隐蔽些行蹤為好。如此想着,他便閃身随意進了一條小巷中,摸索着前進。
此次出行,公儀嶺東西帶得少,勝在齊全,邊走邊取出尋妖羅盤,施了仙法查看。隻是那羅盤上指示的方向十分混亂,沒有明确方位。他隻能暫且把這個歸結為這地方氣場紊亂,于是收起了羅盤,打算等到黃昏以後再看。
按照貢桌上顯示字的來看,這些妖邪都是黃昏出沒。而現在時辰尚早,公儀嶺便打算先找個不起眼的地方坐一會兒再說。
仙家下山除妖,基本上都會先就近找一處廟宇歇腳,而一般城裡修廟大多會修在風水較好的地方,雖然公儀嶺一路走來,并沒有看出來這邊哪裡的風水算是比較好的,但還是憑着腦中的知識朝着北邊一處地勢偏高的地方走過去。
如果說這座城哪裡看起來風水好一點,也便隻有這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