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釣個皇帝當夫君 > 第70章 第70章

第70章 第70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你還有何證據?”趙煜揮手示意,蕭瑟立刻放開了吳登,吳登雙手撐地,跪倒在地,總算低下了那一貫傲慢的頭顱。

吳登眼中劃過一絲陰狠的光芒,語氣帶着幾分冷意,“昭美人雖然聲稱虞家賬目中并未有那筆巨額銀錢的蹤迹,但這隻能說明虞知府貪污的銀兩沒有落入家中子女手中,然而贓款的去處有千百種可能。

除了暗中轉交給私生子,還可能托付于信賴的友人,或是偷偷藏匿起來,等待風頭過去後再悄然使用。或許虞知府自以為謀劃周密,殊不知還是沒逃過朝廷的法眼,最終一死了之,故而連藏起來的贓款也不能使用,隻能落得如今這樣無頭公案的結果。

但兩江沿岸的百姓呢?他們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饑寒交迫,那可是實實在在的民生疾苦。昭美人所依仗的,不過是那賬目上的幾行字,又怎能洗清虞知府的罪責?

且不說是否真的有證據證明他的清白,當年在浔陽獄中,虞知府親筆寫下血書,可字字句句皆是認罪悔過之言。若真是清白無辜,他完全可以視死如歸,拒不承認,何必主動留下血書,為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忏悔?

昭美人若真要為虞家平反,何不先去看看那封血書?虞知府自己都已認罪,昭美人卻依舊執意為他辯護,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那封血書,就放在大理寺的存檔中,臣懇請陛下将其取出,交由朝中諸臣與昭美人親眼所見。或許,昭美人見到外祖父的遺書之後,便會明白虞知府的心意,不再一意孤行,将舊案翻起,再掀起朝堂上的腥風血雨。

為人子孫為長輩申冤固然是孝道,可若一味執念于虛名,卻忽略了長輩的真正意願,那又談何為大孝?虞知府在血書中坦言,‘隻求速死,甘之如饴’。

若虞知府在世,看到昭美人如此堅持為他翻案,恐怕他心中更是痛苦。外祖已經在血書中認罪伏法,不願再拖累家族,甯願以死謝罪,也希望浔陽的百姓能夠得到安撫,人死如燈滅,活着的人總要尊重逝者的遺願才是。”

大理寺的官員們立馬将早就準備好的血書證物呈上,關鍵證物,理所當然要第一個奉給坐在龍椅上的趙煜過目。大理寺的官員們多半是常年奔波在外辦案之人,與尋常的文官不同,舉止剛硬,步伐也十分迅疾。虞韶的目光緊緊追随,隻見那團染着暗紅血迹的慘白絹布一閃而過。

虞韶下意識地握緊了方葳蕤的手,掌心漸漸滲出微微的冷汗。方葳蕤察覺到虞韶的緊張,溫柔地用另一隻手輕輕扶住她,眼中浮現出一抹深深的擔憂。

知府大人已逝十多年,如今存世的最後一封血書得以重見天日,即使早就知道吳家手裡握着這門最關鍵的“證物”,虞韶還是忍不住被牽動了心神,方葳蕤低聲安慰道:“小主,吳家這回是明謀,又何嘗不是一計攻心。您一定要撐住,不要讓他們得逞啊。”

趙煜低下頭,微微眯眼,凝視着方聞呈上的血書。方寸大小的絹布邊緣毛糙不堪,似乎是在慌亂中從内衫撕下的一塊。位置有限,所謂的血書也是寥寥幾句,左不過是說些“臣萬死”“可憐江南百姓”“一切罪責由臣一人承擔”之類的話。

方聞靜靜站在一旁,見趙煜看得差不多了,心中揣測皇上的意圖,正欲依照往例,将血書收起以便傳給其他大臣們過目。然而,趙煜卻緩緩伸出手,直接将那一封血書從托盤上取走,捏在手中,眸中掠過一絲意味難明的神色。

他微微擡頭,掃視朝堂,随即開口道:“張愛卿,你執掌國子監,最擅書法;崔愛卿,你主理此次浔陽舊案,對虞知府的字最是熟悉。你們二人上前來,仔細比對一番,看這血書上的字迹,是否的确出自虞知府之手?”

張松本任國子監祭酒,平素清高獨立,不涉黨争,自持文人風骨,一向在朝會中保持觀望之姿,不輕易表态。然而皇上親自發話,他也隻得恭敬行禮,上前接過血書,對着刑部整理的虞知府舊年奏章,一筆一劃對照,細細端詳。

他凝神辨認了良久,方才眉頭微蹙地擡起頭,對着趙煜恭謹地拱手道:“皇上,雖然這血書上的字迹由于年歲久遠而有些模糊,再加之當年書寫人書寫時似乎力不從心,字迹略顯虛浮扭曲,但從筆法與字形上看,确實是虞知府本人的筆迹無疑。”

崔大人雖然站在虞韶這一邊,然而此人剛正不阿,向來公正無私,不因私情而蒙蔽真相。他細細看了良久,歎了一口氣,點頭說道:“張大人說得不錯。臣近來翻閱了不少虞知府當年遞送中央的奏折,連其中一些書寫習慣也熟悉非常。諸多細節都和虞知府的字迹吻合,臣的确也看不出什麼破綻。”

“皇上,臣妾……能不能請血書一觀?”虞韶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壓制着心中的翻湧情緒,對着上首的趙煜開口,話音剛落,眼中已然浮起了薄薄的淚霧,輕輕地晃動着,幾乎要決堤而出。

她知道這封血書十有八九是吳家一手策劃的精心僞造之物,可内心深處卻仍有一種強烈的沖動,哪怕隻是僞作的,也不由自主地想要親眼再看一眼這筆迹,從那久遠歲月中尋得一絲虛假的痕迹。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