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梁淺和曾婉華要去看一些不在住院部的糖尿病老人,他們的病情不是很嚴重,隻要注意日常的飲食,控制住血糖不要升高就好。
路上,曾婉華讓她試着自己問,梁淺本來是拒絕的,但是拗不過曾婉華想讓她鍛煉,梁淺沒辦法,隻能答應下來,進門之前也一直在做心理建設。
她們看的第一個病人是一位快七十歲的爺爺,他的情況比較樂觀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穩定,身體也很健朗,梁淺經常在健身廣場看到他。
梁淺按照流程問了爺爺的進食情況和近日食譜,還有一些他對食譜的其他要求,十分鐘不到就結束了。
第二個病人是一位六十一二歲的奶奶,姓程,程奶奶的日常飲食都非常注意,情況也是比較穩定的。
因為已經有前面的經驗,梁淺沒那麼緊張,她溫柔地問程奶奶:“奶奶您好,最近胃口怎麼樣啊?”
程奶奶微笑着說:“胃口好得很呢。”
梁淺也露出微笑:“胃口好就行,今天早飯吃什麼了呀?”
程奶奶回答:“吃了小米粥和包子。”
梁淺又問:“包子是什麼餡的呀?”
程奶奶一時叫不出來餡的名字,隻能描述具體的味道和顔色:“是甜甜的那種餡,顔色是紅的。”
梁淺想了一下,有些不确定地問道:“是豆沙包嘛?”
程奶奶點頭:“對對,就是豆沙包,還是小姑娘你厲害,一下就知道了。”
梁淺和曾婉華對視一眼,兩人都感覺到了對方眼裡的納悶。
梁淺奇怪的是這食譜,普通人可以用,但是糖尿病老人一般不會用。
小米粥雖然是升糖的,但是養老院做的時候會加一些其他粗糧,這樣會緩解很多;豆沙包和奶黃包的升糖指數都要比小米粥高得多,一般都會選擇菜包。
而曾婉華記憶力很好,她奇怪的是這個食譜和自己制定的完全不一樣,因為她一直都很謹慎,是不會給糖尿病患者吃豆沙包的。
肯定是有哪裡出了錯誤,要不然是程奶奶吃完小米粥之後,和其他爺爺奶奶換了一點早餐;要不然就是食堂拿錯了。
曾婉華腦子一閃,不會是自己上傳系統的時候搞錯了吧?
她迅速搖頭,怎麼可能呢,自己一直都很仔細,上傳之後也會檢查,沒有一次發現有問題的。
但現在肯定不是想這些的時候,她們還要去給其他的病人查房,不好在這久待。
曾婉華給程奶奶做了收尾工作,出來的時候提醒了一下看護阿姨,讓她等會一定要叫護士給程奶奶測一下血糖。
看護阿姨看到她倆嚴肅的樣子,以為是病情可能要惡化,趕緊答應下來。
曾婉華本想帶着梁淺看完剩下的幾個爺爺奶奶,但是兩人心裡都裝着這件事,也沒心思再去查房,隻能返回辦公室。
曾婉華從系統裡調出程奶奶的食譜,發現确實變了,但是根本不是自己寫的那一份。
而中午的食譜也很奇怪,完全就是按照普通老人的要求來的。
曾婉華叫來梁淺,問她知不知道這回事。
梁淺肯定道:“不知道,這個食譜我一點印象也沒有,我連程奶奶的名字也是第一次聽。”
曾婉華也說自己沒印象,她再仔細一看,注意到了修改時間,是昨天下午三點多。
曾婉華給梁淺指了一下時間,梁淺就更加确信不是她幹的了。
那時候她連系統都沒打開,還在給前兩天查過房的老人調整食譜,電腦界面一下午都是關于一些食物的升糖指數和能量。
曾婉華問完梁淺,又在負責特殊疾病的老人的工作群裡問了一句,有沒有人改過程奶奶的食譜。
所有人都說沒有,她們負責的并不是糖尿病患者的食譜,一般都不會打開這個系統。
曾婉華沒辦法,現在不到十點,她隻能先把食譜改回來,又給食堂負責人打了個電話,告訴食堂那邊食譜有誤,希望能在午飯之前趕上。
如果程奶奶真的按照剛才錯誤的食譜,她午飯過後血糖很大概率會超出範圍,再降下來就要很難了。
曾婉華思考了半晌,還是發了條消息給譚秀媛,說找她有事,在辦公室外面等她。
十分鐘之後,梁淺看到徐瑞陽也出去了,她心中有了猜想。
這時候程奶奶的血糖結果已經出來了,餐後兩小時的血糖正常範圍一般是4.4~7.8mmol/L,而梁淺在系統上看到程奶奶測量結果正好達到7.8,再身高一點都不行了[1]。
如果程奶奶中午的食譜沒有按照錯的來,應該就沒事了。
不多時,曾婉華三人進來了,梁淺不知道真相是什麼,用微信給曾婉華發了個消息過去。
梁淺:【師父,已經知道怎麼回事了嗎?】
曾婉華:【嗯,等中午吃飯我跟你詳細說。】
梁淺:【OK.jpg】
梁淺中午依舊在食堂看到了溫澤深,但是沒空管他,滿腦袋都是程奶奶的食譜。
曾婉華給梁淺解釋:“我們負責的這個程奶奶和秀媛負責的那邊老人有一個正好重名了,徐瑞陽登錯了系統,沒仔細看就更改了食譜。”
程奶奶的全名是叫程紅,确實重名率會高一些。
曾婉華接着說:“而且他登的時候連食譜都沒有看清,因為那邊的程奶奶說想吃豆角包,秀媛寫的時候估計潦草了,徐瑞陽沒問清楚就寫了豆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