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自然看出童桐對突發狀況的處理方式和心理素質。
姚貝貝那是正常15歲小孩該有的反應。
而童桐,則是大将之風,能擔重任。
國家隊,要的就是這種孩子。
能進國家隊的,沒有一個不是天才。但不是每一個天才,都能為國出戰。
在姜指導看來,童桐可以。
場上比分快速變化,哪怕姚貝貝及時調整狀态,但士氣仍然略遜一籌。
“11:7,童桐1:0.”
一局結束。
姚貝貝難免喪氣,垂着頭回到周教練跟前。
童桐接過李勝遞來的水,是溫溫熱的白開水。
童桐有些驚訝,比賽場地裡可沒地方燒開水,李勝怕不是從宿舍裝好了水,一路捂着拿到這裡來的。
這份用心,足見李勝對她這個弟子的盡心盡力。
李勝卻不當回事,他急于在最後的比賽中,教給弟子所有知識。
“盯緊她的反手,她控制不住反手的旋轉,不是飛了就是挑高,你自己控制住就沒問題。”
童桐點頭:“我知道。”
第二局開始,童桐認真執行戰術,每一球都盯緊姚貝貝反手位。
童桐的左手足夠有力,在反手對峙時不落下風,又能抓住姚貝貝每一個破綻,立刻側身上正手。
一闆大力扣殺,再加落點拉開,足夠拿下比分。
十分鐘後,第二局結束。
“11:5,童桐2:0.”
勝利仿佛唾手可得。
姚貝貝已經紅了眼眶,她沒想到自己的決賽打得這麼狼狽。
卻沒看到身後的童桐目光擔憂。
幾秒後,觀衆叽叽喳喳,仿佛在說些什麼。
姜指導看着童桐的動作,笑容更是滿意。
“快拍!童桐選手在示意觀衆為對手加油!這才是真正的體育精神!”小梅記者連忙指導攝影師,将這一幕拍下來。
幾十年後,乒壇在整理統治一個時代的童桐職業生涯時,總是将這一幕放在片頭。
以開始她傳奇的奪冠之路。
比賽的結果并不意外。
在童桐的振臂歡呼中,她拿下了當年的少乒賽女單第一。
同時也鎖定了國家青年隊的一個名額。
【直播結束。】
星際人們正沉浸在比賽裡意猶未盡,眼看就要結束,他們連忙甩下打賞和關注,直播間就關閉了。
同一時間,男單比賽中,意外卻發生了。
種子選手江楚在闖進比賽後,再次因肌肉疲勞而影響狀态,幾乎在赢下比賽的同一時間,就被診斷為右肩疲勞性損傷,需要暫時住院治療。
女單頒獎台上,童桐獨占首位,脖子上挂着三塊金牌,閃光燈頻頻。她的身邊,是銀牌姚貝貝和銅牌王麗,兩人脖子上都有各自兩塊金牌。
吉省成為當年最大赢家。
男單頒獎台上,金牌位卻暫時空缺。
因為找不到男單冠軍,童桐被急于采訪的記者們團團圍住,沒辦法趕去醫院。
李勝則是跟着趕來的馬教練一起,見到了國家青年隊的工作人員。他們是來确定童桐和江楚的情況的。
雖然少乒賽單打冠軍能直通國家青年隊,但小選手的家庭情況和是否要走上職業道路,都有可能影響他們的選擇。
馬教練拍着胸口确保童桐非常有意向進入國家隊,但江楚就不一定了,需要他們去醫院和本人确認。并且隐晦地提了一下童桐的家庭狀況,兩個孩子的監護人都是江媽媽,可以一起溝通。
幾個工作人員看童桐那邊被圍得水洩不通,便轉道先去了醫院找江楚。
童桐這邊戴着四塊金牌,讓記者們一頓猛拍,又回答了無數個“感想”“未來”“計劃”等等問題,才好不容易擺脫了記者們。
剛突出重圍,就又被兩個文質彬彬的招生辦攔住,把她和王梓拉到一邊。
“兩位小同學,現在都還是初一啊?真是厲害,這次拿到數學競賽,對以後的規劃有沒有什麼想法啊?”招生辦笑得一臉慈祥。
童桐看了眼有些無措的王梓,直接說道:“您是哪個學校的?”
“童桐同學,我們是北大附中招生辦的,這次來主要是想特招兩位同學入學,加入我們的直通班。”招生辦看她不接茬,便拿出了殺手锏。
果然一聽到北大附中的名字,王梓的眼睛蹭的一下就亮了。
招生辦自信滿滿地看向童桐,卻隻見她面色平靜,摸了摸她的四塊金牌。
“我需要考慮考慮,不如您留個電話,咱們之後再溝通。”童桐想走了。
招生辦急了:“别啊,是不是有别的學校來找你們了?咱們也别電話溝通了,你們家長在哪裡,我們可以直接談一談的。”
童桐看了看王梓,看他确實有意向,便讓招生辦一個人跟她走,一個人跟王梓走了。
等她趕到醫院,将招生辦甩給江媽媽,就進病房查看江楚的情況。
門外,招生辦和國家隊面面相觑。
“你們,哪個單位的?”
“你們,哪個學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