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婦兒,你那把木梳都好幾年前的,上面還斷了三根齒,不好看。”
前些年魏家因為翻修屋頂的事過得扣扣搜搜,王氏的木梳子已經好久沒換新的,到現在用的時日久了,已經變得灰暗灰,梳齒也逐漸鈍了斷了。
“怎麼?你嫌棄我?”
王氏聽着習慣性皺眉反問,而後才突然意識到這是魏元仲要送給自己一把新木梳,頓時心頭一羞,這麼大人了還送來送去,老不正經。
“我哪敢嫌棄你。”魏元仲嘟嘟囔囔。
惹得王氏一挑眉,掃了一眼魏元仲,指着爹處理藥材的房屋就道:“憨貨,看什麼,還不快點進去幫忙。”
待魏元仲進去後,自己則樂滋滋地将木梳收好才去。
另一邊。
魏平安聊了一會兒,似乎想到什麼,停下來。
帶着魏家的小輩,在院内尋了一張平整的桌子放好,然後拿出筆墨紙硯,以及在學堂中默寫的紙張。
上面是這段時間他學習的《三字經》裡的内容,這是魏平安在學堂時特意留下的,零零散散可以湊出兩份完整的。
“魏三兒,你這是在做什麼?怎麼不繼續說了,我還想知道那個叫孔子的人多厲害,怎麼學堂内都挂着他的畫像。”
魏平江問道,但還是接過紙張,翻來覆去地看起來,雖然他一個字都不認識。
魏平安卻沒有回答,而是鄭重說道。
“這是我在縣上學堂讀書時默寫的《三字經》内容,裡面沒有一個錯字,我想着這些正好可以帶回來給大家,趁我回來時可以教大家認字。”
“家裡供我讀書,我們是一家人,我想讓我們大家可以一起識字,至少,可以認識自己的名字。”
魏平安說着就擺好筆墨紙硯。
衆人啞然失笑。
“三弟想這麼多做什麼?”
魏平夏摸上自家三弟的頭,溫聲道:“這麼小就跟阿爺一樣,天天想這想那的,現在你隻要管讀書的事就好了。”
魏平安卻是不管不顧,往日節省的紙張如今卻不心疼,磨開墨便用筆在上面寫上幾個大字,一筆一劃都格外慎重。
“二哥,這是你的名字,魏平夏。”
“大堂姐,這張是你的,魏秋。”
“魏小四,這是你的,魏平江。”
“……”
最後,魏平安拿着剩下兩張來到阿姐魏喜和小妹魏苗這邊,目光灼灼地盯着兩人,将紙遞過去,“阿姐,小妹,這是你們的名字!”
衆人面上覺得胡鬧,指尖卻不斷摩挲着紙張,看着那尚未幹透的墨迹,心中欣喜如同雨後溪流,涓涓流淌。
原來他們的名字是這樣寫的嗎?
“哥哥好厲害!”
雖然不知道面前的紙有什麼用,但魏小苗依舊蹦跶着兩條小腿,用欽佩的眼神望着魏平安。
頓時讓魏平安内心的滿足感猶如九層樓那麼高。
不愧是我!
接下來這《三字經》我是一定要講下去了。
“二哥,大堂姐,阿姐……”
“我這段時間在學堂裡學習《三字經》,《三字經》是讀書習字的開蒙書籍,我也想教給大家看看,你們看這兩份,這是我在學堂專門留下來的,開篇這一段字是:人之初,性本善……
“接下來這一段是……”
良久。
魏家衆小輩越聽越覺得身上仿佛有螞蟻在爬,深身不自在,這些方方塊塊的黑字也看得他們腦袋昏昏沉沉,直到一道猶如天籁的聲音傳來。
“進來吃飯了!”
堂屋内魏家大人們喊道。
聽到這句話魏家衆小輩如獲大赦。
“三弟,飯菜好了,我要先去放好木凳,就先走了。”
“三弟,我要去拿碗!”
“阿弟,娘喊我去盛飯呢。”
他們把寫着自己名字的紙張小心翼翼放回自家屋裡,便迫不及待地來到堂屋那邊。
待魏平安回過神來,周圍隻剩下他和他四歲的小妹魏苗,小妹一雙眼睛半眯着,又艱難地被主人撐開,然後淚水汪汪地盯着他。
“哥哥,天亮了嗎?”
自己講課真這麼催眠嗎?
魏平安無奈地牽着小妹的手,“好嘞,我們先去吃飯吧。”
來到堂屋,桌上已經擺好了飯菜。
一大盤被豬油浸透的野菜,一看就油水十足,看起來一點也不幹巴;特地放了山茱萸和山薤白調味的一盤豬肉,肉被煉到酥脆,加上大塊山薤白,看着一點也不油膩……
魏平安帶着小妹也尋到熟悉的位置坐好。
被肉的香味吸引到放下心事,魏平安和魏家衆小輩一樣捧着一碗粳米飯,雙目炯炯有神地盯着肉。
待到長輩先用筷子,他們便迫不及待開動,一口菜一口飯,把腮幫子塞得鼓鼓的。
飯菜雖然種類不多,但大家卻吃得很香。
一晚上魏家都其樂融融。
魏平安心中感慨。
要是魏家人能像這樣永遠和睦團結,就算是讓他一輩子吃香喝辣的他也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