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黎慢慢撫摸着劍身,持劍在手,輕揮劍身,縱然在這天下最尊貴無比的紫宸殿,也因為這劍的劍勢削弱了三分氣勢。
萬裡黎緩緩撫摸着劍身,良久不語,随後喃喃的道:”這把劍原是皇姐的愛物。當年我出征之前,皇姐曾經說過要将此劍贈我,可惜後來皇姐下了江淮,一去不回。此事也無人提起了,我原以為此劍已随着皇姐入殓,萬萬沒想到,今日還有重見一天。“
瑞林小心翼翼的湊上來回禀道:”攬雲閣的人說這劍一直放在,楚惠帝生前住的寝宮裡,未曾有人動過,不久前,尚尊前去問起,一位打掃的宮人說是曾經打算送給皇上的禮物,今日便奉上。”
萬裡黎充耳不聞,見盒子裡面還有張花簽,近看上面秀雅的筆迹寫着:“願吾妹萬裡屰,且喜且樂,且以永日,姊萬裡璟。”
這是詩經中的一句話,希望歡喜快樂相伴,永遠像生辰一樣天天歡喜,若是自己在十六歲時收到這樣的禮物,又恰逢凱旋而歸,該有多高興。
可惜,一切都終止于可惜這兩個字嗎?
就像當年十六歲的少将軍,春風得意,踏馬回京。自以為,長弓在背,利劍在手,何懼人心世事之流轉,不畏陰謀詭計之侵襲。然而不過一月,就淪為罪臣,英雄夢盡碎,五十廷杖,幾乎奪了她半條命。
昔日以為,縱然山水迢迢,隻要逐風尚在,她千裡奔襲,天下何處不重逢?可有些離别,是沒有約定的。明明定好日子的相見,在夢中都可能尋不到。
逐風已亡,将軍心死。
縱然七星臨淵塵封十年依然鋒利,紙上微微泛黃,留下的字句仍然還在,可唯獨準備禮物,寫下祝福的人芳魂已逝;就連過生日的人,也幾乎面目全非。
物是人非,原來如此。
萬裡黎收回了劍,将其放到盒中,轉身,不願示弱與人前,擺了擺手說道:“收入庫中吧。”
乍見舊時舊物,連萬裡黎也不知自己心裡是傷感還是懷念。或許有時候人往前走,是不能回頭看的,見到了以前的東西,想起了以前的人,不是歡喜便隻會徒增傷感罷了……
瑞甯見萬裡黎神色不對,連忙道:“還有秦侍人送來了一對玉镯,也算精巧。張侍應送來一件大漆嵌螺钿戲圖櫃,上面花鳥魚蟲,栩栩如生啊……”
萬裡黎也不知道是聽沒聽見,沒有搭話,但興緻闌珊,剛想叫瑞甯别再說了。
瑞甯話鋒一轉,忽然說道:“其實這些倒也罷了,倒是沈貴人還送來一個大箱子,奴婢還沒打開,也不知道是什麼呢?皇上可有興趣看一看?”
“沈貴人“萬裡黎強打起了精神。”是沈一諾送來的?”
“正是沈貴人準備的賀禮。”
萬裡黎揮了揮手:“讓人拿上來看看。”
隻見,兩個宮人擡上一個半人大的木箱進殿,萬裡黎頗為驚奇,也提上了點興緻,這麼大的箱子,裡面裝的什麼東西?
宮人小心翼翼的将木箱打開,剛剛展箱,衆人便被驚豔到了,剛一入目居然是一株半人高的桃花樹,甚至箱子一打開,空氣中還隐隐的傳出了青草與露水的香氣,明明如今已是七月流火,卻讓人恍惚浮生一夢起,一夢到春華。
殿中,衆人驚奇不已,萬裡黎忍不住湊近一看,更是驚豔,這居然是是一個大半個成人高的桃花樹盆景,盆景曆來被名家稱為無言之詩,鮮活之塑,但向來以梅花松樹的居多,形态多是少、瘦、疏為佳。
但這盆景卻以桃花作為主樹,桃花挨挨擠擠,一簇一簇的開滿了枝頭,卻形态各異,有已經展開兩三遍的花瓣,有的還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有的卻已經是在枝頭怒放,甚至微風吹過整個花樹,花枝微微顫顫,連花瓣上的露珠也如此神似,讓人擔心凋落。而桃花樹下,是一面琉璃做成的池塘,池塘邊是碧綠的青草,池塘上面還有細細的花瓣,落下連水面上的漣漪都燒制出來了。
萬裡黎看見眼前的美景,簡直不敢呼吸,擔心驚擾了這如夢如幻的一幕,這是……?
瑞甯看着眼前的盆景,心中暗暗稱贊赴沈一諾的心思,縱然她在宮中多年見慣無數稀世奇珍,但是若放在這一盆桃花樹前,卻顯得庸俗不堪,襯托出此物清新淡雅,不俗于凡物。
萬裡黎愣住了,良久連連稱奇,看向瑞林說道:“這已經是七月了,從哪來的桃花樹呀?”
瑞甯上去查看一番,随後回到:“皇上,這桃花樹是用通草花細細制成的盆栽,通草花是江淮獨有的手藝,匠人以一味草木作為原料,經過藝人巧手制成各式花卉。花瓣上的露珠應是細小的水晶,點綴上去,沈貴人好心思,知道皇上憂感春殇,特地送了一盆桃花樹。"
随後又拿出一盒糕點說道:”沈貴人還特地給皇上做了一盒糕點,說江淮之人,有賞花祈福吃慶生糕點的習俗,讨個彩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