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醫館,我看向馬車,朗玉已經站在一旁。
“先回府。”我開口。
“陸大人呢?”朗玉問。
“兩個時辰後,他會自己去禮部。”
進府正巧看到阿姐等人朝書房走去,我開口問朗玉:“阿姐怎麼這樣早回來?”
“合作談清,也就回來了。”朗玉道,“明日屬下随流川離京調查。”
我點頭:“待會兒去和岱淵拿些東西,明日帶着一起離開。”
朗玉應答離開,我随着阿姐的腳步來到書房。
“等徽兒來吧。”我聽見阿姐的聲音,之後便是一陣沉默。
我加快腳步:“阿姐,我回來了。”
水青幾位阿姐很是驚訝:“怎地話落就到了?這樣快速?”
我笑道:“原以為幾位阿姐要晚些才來,所以提早回府備宴,如此倒讓你們見笑了。”
“不必如此客氣。”幾人笑道,“我們去了工部,不過聊了些閑話。後來鄭大人派人請我們過去了解案情細節,但案件事實都已清楚,所以也沒多談。”
我點頭:“既然如此,為何幾位阿姐面露難色?”
阿姐上前關上門,轉身道:“工部奉旨為阿兄與嫂嫂修建合葬墓。”
“咚咚”,我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需在明年四月前修建完畢。”柳憐阿姐開口,“時間緊迫,工部與我們本就有些淵源——先前我們常為他們運送建築材料。今日确實是為談合作而去,需确認建築材料無誤。在墓冢修建完成前,這批材料都由我們負責運輸。 ”
“但此事關系重大,非同小可,加之沉船案方結,我們擔心再生變故,故未當即應允,欲先與優兒商議後再定。”水青阿姐道。
我穩住心神問道:“鄭大人今日問話,具體如何?”
“大多涉及造船事宜,以及日常物料運輸所需時日。”陶适阿姐回道。
我點頭:“工部可提供修建所需材料以及材料來源?”
“嗯。”懷楊阿姐開口,“都已備齊。”
我心頭微震,看來此墓修建一事,早有籌謀。
“那便答應下來。”我開口,“既然鄭大人已親自過問,工部諸事俱備,案情亦已明朗,确實沒有比幾位阿姐更合适的人選了。”
“好。”她們點頭,“我們原也打算答應,隻是确實心中無底。”
“除幾位阿姐,可還有人知曉此事?沈清财可知?”我問。
“不知。”阿姐開口,“今日沈清财留在官府未出,我攜水青等人前往工部,留匡愚二人在府外值守。此番洽談,僅少數工部要員列席。”
“好。”我這才完全放心,看向幾位時阿姐,“稍後即可複命,将此事應承下來。這兩日需請幾位阿姐在京城盡快勘定運輸路線。”
說完我又問,“你們還要回富甯嗎?”
水青阿姐搖頭:“我等搭乘工部官船離京,須駐留京城直至墓冢完工。”
“此事不必擔心,”阿姐拍了拍我的手,“她們住的地方我來安排,徽兒你,”阿姐頓了頓,“放松些。”
“好。”我看向阿姐緩緩應答,“隻要沈清财不插手此事,我便放心些。”
“徽兒怎麼了?”懷楊阿姐上前探了探我的額,“可是病了?怎麼面色有些蒼白。”
我搖搖頭沒有回話。
阿姐讓岱淵扶我回房,摸着我的臉柔聲道:“我陪她們去,此事我務必參與其中。”
“好。”我又道,“阿姐記得提前告知我出發的日子。”
岱淵扶着我緩緩朝寝屋走去:“補湯已經在熬煮了,待會兒我端來給您。”
我點頭:“朗玉去找你了麼?”
“嗯,他道明日要和流川離京,我已按照您的吩咐備齊物品。”岱淵道,“也已算好明日出發吉時。”
我看着岱淵,心中很是欣慰,提起精神彎眸笑了笑:“好,有勞你了。”
岱淵輕輕哎呀一聲:“小姐您又誇我。”
“這段時日,阿母有寄信了麼?”我開口問,需找個時間回族一趟。
“嗯嗯,”岱淵點頭,“書房放了幾封信,有老夫人的,也有周小姐的。”
“不必回屋了,扶我去書房。”我開口,“待會兒端藥到書房即可。”
“您不歇息歇息?”岱淵蹙眉。
“我沒累着。”我捏了捏她的臉笑道,“先辦正事,稍後我還要去禮部呢。”
“唉——”岱淵長歎一聲,“小姐您真忙。”但還是扶着我去了書房。
許久不回,房中依舊潔淨。我仔細讀完信後,提筆大緻寫下了這段日子的經曆。
“随信寄來的,可有族中的物品?”我問道,許久未為族人祈福了。
“有的。”岱淵抱來一個盒子,“一直等着您空閑下來呢。”
我輕聲笑道:“我一直記着。”
寫好信,我又提筆畫符,起卦蔔算,待岱淵将搖鈴和禮器都備好後,我拿着族中物品虔誠祈福。
感知到族内萬事順遂,族人幸福安穩,我的心中倍感溫暖,帶着笑意結束祈福,心情很是平穩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