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青柯一夢(探案) > 第84章 後門耳房

第84章 後門耳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于是乎,張海邦的大叫便起到了一石二鳥的作用。

既引來目擊者敲定二公子的嫌疑完成嫁禍,又可以引後門的看門人離開後門來看熱鬧。如此一來,後門與琉璃影壁之間的空間就無人注意,兇手得以在此,将血衣扔出後門牆外。

白馬書院的後門所在街道我去過,還記得嗎?

本就蕭條,不過三兩家商鋪,學子們當晚參加書院宴會,後門外的商鋪沒的生意也就早早關了門,所以他隻要将血衣扔出去,等到散場後再去收拾掉就行。

“啊,”浮生忽然一拍腦袋,“王小姐,你還記不記得今早咱們在書院聽見第四進院子有動靜?”

“記得,怎麼了?”

“是有個住校的書生發現自己少了一套院服!”

這就對了!

因為書院的學生穿的都是統一的院服,案發當晚也是如此。兇手從同窗的屋裡偷一套幹淨的院服換上,再把血衣處理掉,萬無一失!

“但……還是不對啊。”浮生想來想去,又提出三個疑問,“那他偷同窗的衣服,咱們想明白之後,還是可以據此确定大緻的身高胖瘦。還有,萬一當時牆外有人,發現了血衣怎麼辦?血衣是處理了,兇手又怎麼離開書院呢?”

“不,偷的這身衣服,不能鎖定身形。”謝甯軒先解釋道,“根據昨晚的口供,書院雖燈火通亮,但發生命案後,書院上下驚慌無比,人人躲之不及,或瑟縮或抱團。衙差來後,由于人數衆多,也是分散詢問,未将每人引至屋中詳查。”

我順口接道:“也即,參加宴會時,從容環境下,你的衣服合不合身,是不是你素日穿的大小,比較容易被察覺。兇手在案發之前,不會穿别人的衣服。但命案後,人人自危,誰會關心旁人的衣服合不合身?所以,兇手偷了同窗的衣服,并不能據此敲定,二者身材相似。”

“至于後門外是否有人發現。”這次是謝甯軒接過話頭,不自覺的娴熟與連貫,“隻能說,兇手的确在賭,但赢面很大。因為後門外本就是條蕭條的街,且人人皆知,放榜日宴會進行極晚,結束後學生們還有幾人能聚會小酌?所以,商家也都早早閉店了。”

事實上,從結果看,兇手也确實賭赢了。到現在,也沒有後門商鋪來報案。

當晚衙差趕到後,因院方笃定後門未曾開啟且有人看管,所以并未在後門外的街道巡邏檢查。而兇手也很清楚,書院内大多都是世家子弟,封鎖不會長達一夜。他完全可以在封鎖解除後,從容離開,行至後門收走血衣。

事态緊急,情況突變,兇手還能立馬想到這招,可以說頗有急智了。

“可兇手怎麼從容離開?”浮生又問一遍,還是有些糊塗。

“嗨,你想啊。”我補充道,将細節解釋的更明白些,“當時書院内乍然響起張海邦的求救尖叫,本就三三兩兩分布着的老師學生急匆匆趕到,映入眼簾的血迹駭人可怖,還不直接把這幫書生學子們吓壞?誰從哪個方向來,誰先誰後抵達,會有人一一留意嗎?從你們事後的詢問來看,也根本無從追查,不是嗎?”

謝甯軒颔首,又續道:“而接下來,張海邦還在不斷的指證甯轅,甯轅則拼命辯白,這已經足夠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就連後門耳房的看門人也跑到第五進院子圍觀。那個院落燈籠本就少,又人心惶惶,兇手扔完血衣包袱後,隻需要趁大家不注意之際,從後門潛回到這批目擊者的身後,假裝剛剛聽聞聲音趕來即可。”

沒錯,這也就解釋了兇手可以從容離開,或者說,根本不需要離開的原因。

浮生聽明白了:“啊,怪不得,他偷了衣服,大家都穿的差不多,還真是能悄無聲息潛入人群啊。”

謝甯軒朝我微微一笑,梨渦盈盈:“所以,大喊大叫,幫兇手争取了時間處理血衣的張海邦,肯定是幫兇。”

浮生連連點頭,小雞啄米間,忽又一頓:“咦,可是大人,張海邦在協助兇手更換血衣時手粘上了血,都弄到書上了,但咱們見到他的時候沒看到他染血呀。”

謝甯軒微一思索:“你可記得那院服的顔色?”

“上身月白,下身藍紫色的長衫,底邊繡着銀紋。”

“對,羽書不是說過嗎?那本《左氏春秋》上,張海邦的手印也隻有大拇指粘了血,說明他手上本就沒有太多血迹。那晚院中昏暗,他隻需要将血迹在衣服下擺内側擦拭的不甚顯眼,就足以讓書院的人發現不了。”

“至于你們沒發現,也很簡單。可還記得?院中就有一口水甕?”我續過話頭,“驟然出現殺人命案,情勢混亂極了,官差到之前,所有人都緊盯着疑兇二公子。張海邦隻消悄聲挪到水甕邊,迅速清洗一下手指,根本不會引人注意。而你們來後,初步的審問,加之他是官宦子弟,你們自也不會去翻他的衣衫内側。”

而水甕,那麼大一口水甕中的水,清洗大拇指上的少少血迹,又怎麼可能變色或飄出氣味?所以衙差即便巡視檢查水甕,也不會發現什麼。

“明白了,明白了!”浮生欣喜大叫,欽慕的看看我,又看看謝甯軒,竟冒出極其不合時宜的誇贊,“王小姐,你好厲害啊,完全能跟上我們大人的思路,毫不遜色!你們真是郎才女貌,登對……”

“浮生!”謝甯軒輕呵一聲,眼光立即朝我觑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