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璟舟跟二哥還有江父一起收完小麥後就回了自己的院子。
今日買的東西把堂屋堆得滿滿當當的,他看着撓了撓頭,心想:他今天下午好像也沒買怎麼多東西啊?
水缸,瓦罐等東西,江璟舟估摸着自己的力氣把東西搬到疱屋裡頭,接下來這些東西要怎麼使用就交給南嘉。
買回來的布匹,他把南嘉跟他的那一份放到卧房,剩下布匹他就打算等吃過夜飯之後送到其他三個人手上。
這些事情安排好了,就剩下他就喜歡的環節。
把買回來且沒有裝東西的罐子裝上他喜歡吃的東西。
天熱紅糖容易化,他估摸着這段時日要用的紅糖後拿了出來用牛皮紙抱着放到缸裡去。
“小叔,小叔。”江青風與江青塵各自拿着一本《幼學瓊林》,小跑到院子裡來,邊跑邊喊。
書籍珍貴,他們手上的《幼學瓊林》是抄寫江璟舟的。
讀書識字要花費許多銀錢,江璟路也是等家底稍稍豐裕之後才送兩個漢子到鎮上私塾讀書。
鎮上的私塾與縣城的不同。前者每年招收的學生不超十個,為了能讓兩個漢子到私塾上學,江璟路花費了不少銀錢送了許多禮。
先前江父原是打算讓江璟舟一人教家裡想念書的孩子,但最後想到江璟舟還要繼續科考,并無空閑便就作罷。
聽到傳來的聲音時,江璟舟剛把東西歸置好,一擡眼就看到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漢子站在自己跟前。
他眉峰微皺,指着一個眼睑下有痣的小孩子,疑惑:“你是青風?”
江青風點了下頭,擡眼看着江璟舟,請教:“小叔,這次私塾放農忙假給我們留了很多作業,可有些地方我們不懂。”
他是大哥,江青塵是弟弟。他們二人是去年才到書院上學。
他們二人去私塾上學,還在開蒙階段,此時他們所學的不過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字詩》這些。
“有何不懂?”江璟舟坐在闆凳上,看着兩兄弟,緩緩發問。
009輸送了這個時代的記憶給他,他是秀才要講解開蒙的書籍很是容易。
江青塵小心翼翼地把《幼林瓊學》放在桌面上,攤開到他不懂的那一頁,指着不解的地方給江璟舟看。
江青風與他不解的地方是一樣的,在弟弟翻開書後,他就眼巴巴的看向江璟舟。
江璟舟一一解答,說完後,他反問:“懂了?”
江青風與江青塵彎腰作揖,異口同聲:“小叔,我們懂了。”
“不錯。”江璟舟笑了笑,關心道:“你們如今可是把開蒙的書籍學完了?明年可準備下場一試?”
江青塵心裡默念着剛才江璟舟的解答,江青風則是回答他的話,“還未,老師說我們要學完開蒙的書籍少說要三年。再者隻能丙班的學生才能下場。我跟青風不過是丁班的學生。”
他們上私塾晚,若不是比尋常學生努力還有江璟舟開小竈,他們怕是今年還在甲班待着。
私塾共有三個班,分别是甲乙丙。甲班講《三字經》、《四書》;乙班講《百家姓》《千字文》;丙班講《幼學瓊林》、《聲律啟蒙》。
江璟舟聽完這話忍不住歎口氣,“鎮上私塾的老師教學到底沒有縣城的好……”他欲言又止,“罷了,待會我去找二哥說一說。”
他頓了下,問:“字呢?寫得如何?”
江青風撓撓頭,臉上露出難過的神色:“不知為何,我在地上用樹枝寫的字很好但要是用毛筆在紙上寫就歪歪扭扭了。”
他的字着實有些差,練了不少大字帖都沒有用,字還是立不起來。
能看的過眼,但要是拿去科舉可就不堪入目了。
“寫幾個給我瞧一瞧。”江璟舟起身,帶着兩個人到了卧房中僻出來的書房。
他清楚自己的身份,也會盡自己所能教會兩個侄子。
農家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江家人今日比昨日還回得早,現在不過是傍晚。
陽光透過窗戶的縫隙灑了進來,照亮了整個書院。
江青塵幫自己哥哥磨墨,江青風坐在椅子上,江璟舟的目光投到他身上,他渾身不自在。
江璟舟看完他的下筆跟紙張上的字,忍不住皺眉,“你的手太過用力了,樹枝是硬的,你用這樣的手勁寫字當然寫得好,但毛筆的尖端是軟的,你再用這種力道寫字便會……”
他說了弊端。
江青風垂着腦袋,請教:“小叔,你教我吧。”
江璟舟看他好學的模樣,“你握筆的姿勢沒有任何問題,隻是力道太大了。執筆時,最重要的便是把握好适中的力道。”
他拿過一旁的毛筆沾墨,在紙上落下一個字,字體秀美。
他讓兩兄弟看了眼他的字後,就手把手教江青風該如何寫字,需要多少力道。
不過一刻,兩兄弟便進入了狀态,心無旁骛,專心緻志地下筆,一筆一劃一撇一捺與方才剛來的時候相比已是好上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