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哈哈!
而且陳老闆這種會在逗音平台自己發臭豆腐視頻的人,居然沒在小衆點評登記店鋪資料!
問他為什麼,他很驚訝:“我這是小攤,又不是店鋪,沒有固定地址啊,也能登記嗎?”
“可以啊,我現在就給你弄。”想着新手任務能完成,不光能得現金獎勵,還能繼續薅APP的羊毛,禾嫒尺高興得不行,她看陳老闆都覺得慈眉目善,順眼多了。
轉念一想,把店鋪資料登記完之後,這家店豈不是也能通過點評報銷餐費?
于是禾嫒尺豪爽地手一揮:“再給我來10塊錢的臭豆腐,一共20,給我炸脆一點啊!”
今天,她要把報銷額度用到這家店裡,一口氣吃20塊錢的臭豆腐!
主打的就是一個豪橫!
“再來10塊錢的小豆腐是嗎?”陳老闆看禾嫒尺一眼,見她不像一個人能吃那麼多的樣子,問:“給别人帶的?兩份給你分開打包?”
“行。”禾嫒尺也不多解釋其實是她一個人吃。
趁着陳老闆給她炸臭豆腐的功夫,禾嫒尺開始拍照。
先是臭豆腐三輪車來一張,然後周圍的環境拍一張,順便把隔壁大飛超市的門牌号也拍下來,開始上傳資料。
商鋪名字,圖片都很簡單。營業時間17:00-1:30,麻煩一些的地址,則是直接用小衆點評的地圖定位功能把店鋪位置圈在街道上。最後再填上老闆的兩個電話号碼。
資料填寫完畢,見老闆還沒把臭豆腐炸好,禾嫒尺又單獨開了一個空白文檔。把老闆平時營業的幾個位置,以及具體在這幾個位置擺攤的時間點寫上,再截圖。與店鋪照片一并上傳到小衆點評裡。
她可太貼心了。
确認所有填寫項目都沒問題後,禾嫒尺點擊确認上傳。
同一時間,美食網紅打卡APP彈出令人愉悅的消息。
【新手系列任務2已完成,獲得幸運轉盤抽獎一次,經驗10點。因上傳資料足夠完整,獲得現金獎勵500,已轉入您的電子錢包。】
噢耶!
處理完一切,屬于禾嫒尺的其中一份臭豆腐也已經炸好,陳老闆正在為她調制醬汁。
他手持一個小奶鍋,先用那種飯堂裡打湯用的不鏽鋼大湯勺往奶鍋裡勺上一大勺提前熬制好的湯汁,再往裡面加上大半勺腌酸蘿蔔、半勺腌菜。再加上少量辣椒,蔥花香菜,将配菜和湯汁完全攪合到一起。
最後用勺子在炸脆的臭豆腐腦門頂上壓兩下,給它們壓出能吸湯汁的口子來,再把配好的汁水往碗裡澆。
陳老闆問:“你的這份好了,還有一份要等會兒,這份要直接拿着吃嗎?”
“我吃着等。”
小個的臭豆腐炸出來之後必須馬上吃,打包帶回家就缺了點意思,軟得特别快。
陳記臭豆腐和其他臭豆腐的區别,正是在于他特調的湯汁。一般臭豆腐的湯汁不會太多,給入個味就差不多了,但陳記的湯汁多得能把臭豆腐淹在碗裡。
他調制的湯汁味道不重,哪怕直接喝也不會覺得太鹹,所以如果搭配店裡賣的普通黑色經典大塊豆腐,會顯得不夠入味,差點意思。
但這種特調湯汁卻恰好和小個頭的臭豆腐特别搭。
小臭豆腐皮薄,餡少,能把湯汁滿滿包裹在裡面,保證吃的時候每一口都能吸足了汁水。
而且陳老闆非常舍得下配料。别的臭豆腐店恨不能隻給你幾塊臭豆腐,再加點醬汁就完事了,讓他們多給點配菜好像能多加多少成本似的。
陳老闆不一樣,他手重,不鏽鋼大湯勺半勺酸蘿蔔,少說有個30~50塊。要是嫌少,還能讓他給多打一勺。
每碗臭豆腐的配料都多得冒尖。
就是靠着這樣的新組合,陳老闆才在鵬城的臭豆腐界殺出一條血路,成為擁有八個(過了兩年可能變更多)微信群的群主。
禾嫒尺接過剛做好,還冒着騰騰熱氣的臭豆腐,拿起兩根竹簽,給最頂上的臭豆腐挖了個洞。把腌蘿蔔和腌菜夾到裡頭,再摁着臭豆腐往湯汁裡泡。
見臭豆腐已經吸飽湯汁,禾嫒尺将它夾起,先用下唇試探一下溫度,吹兩口,再直接把包裹了腌菜的臭豆腐整個塞進嘴裡。
“燙,呼哈。”禾嫒尺仰起頭,哈出一口氣,好讓嘴裡涼快涼快。
發酵過的豆腐經過炸制後,豆味減弱,口感變得更加綿密,味道富有層次感。
把臭豆腐咬開那一刻,極脆的豆腐皮裂成碎片,鹹鮮的湯汁迸發出來,和酸辣的腌蘿蔔混在一起,在口腔内熱辣翻滾。
雖然燙得很,卻叫人吃得停不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