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絕大部分的腸粉都是用米漿現做的。
可禾嫒尺眼前這一份腸粉不是。
這種被稱為泡沫箱腸粉的腸粉,别說現做了,甚至都不是手工做的,是工廠貨。
腸粉機做出來的。
每日大清早,工廠就會開工做這種腸粉。
人工把泡好的米放入打漿機,做出米漿。再将米漿倒入機器中,它就會自動蒸,自動切,再通過傳輸帶把腸粉碼入一個個提前擺放好的大塑料箱容器中。
塑料箱外面還會套一個大泡沫箱,用來保溫,免得腸粉賣的時候涼了,不好吃。
想要賣這種腸粉的小商販,則需要提前一天向工廠訂貨,等工廠出貨,再将腸粉帶回自己準備擺攤的地方售賣。
他們需要做的準備,就是提前熬好搭配腸粉的醬汁、備好專門的蘿蔔幹、酸腌菜、辣椒醬等配菜。再裝上足夠多的一次性飯盒和筷子。
在上班高峰期前,找一個人流量大的好位置,等。
時間一到,顧客會從四面八方湧出來,搶購這些每日從工廠供貨的腸粉。
是因為好吃嗎?
調味還算不錯,卻不至于好吃到讓人搶着買。
但是它便宜,而且足夠飽肚,還很方便打包帶走。
早年據說最少0.5元就能買一份,如果買0.5元的份,那就是拿個小塑料袋裝,用竹簽戳着吃。
1元或者1.5一份就非常多了,可以用飯盒裝,還能獲得一雙一次性筷子。
盡管這些年物價飛漲,這種泡沫箱腸粉的價格也漲完又漲,3~5元依舊能買到一份。
哪怕是隻買3元一份的腸粉,老闆也會給你用小規格的一次性發泡飯盒裝得滿滿當當,淋了醬汁,再加上酸腌菜和蘿蔔幹,飯盒根本合不攏。
鵬城人很多,本地人很少。
很多本地人都會說,這個城市裡吃不到什麼正宗本地風味的東西,因為外地人太多,而本地人都太有錢了。
本地人拿了拆遷錢,手裡十幾棟房子收租,根本不需要靠做餐飲賺錢。所以哪怕在鵬城吃的廣東菜,很有可能都是外地人開的。
腸粉更是重災區。
因為做腸粉真的很簡單,且能賺到錢。
大錢不行,足夠生活的小錢還是有的。
早些年,網絡不發達,來鵬城想要做點小生意,賣腸粉的人根本不清楚本地人做腸粉的配方。沒人告訴他們,網上也搜不到。
用的米漿和醬料都是他們摸索着自己調的,做出來的腸粉和廣東原來的腸粉根本就是兩種東西。
不過好在做出來的腸粉也是外地人在買來吃,他們可不知道廣東腸粉應該是什麼味。
總歸人和人聚在一起,有人做,有人吃,就能有專門屬于他們的味道。
就像禾嫒尺現在吃的這碗泡沫箱腸粉。
她不知道這種泡沫箱腸粉到底是從多少年前開始變成現在這種味道的。
米漿調制得很不錯,至少是會被本地人所認可的每日現泡現打純米米漿。
蘿蔔幹是辣的,酸腌菜也帶點辣,就連醬汁裡,也放了專門調制的紅油,雖說這種紅油隻香不辣,但也不是本地人會慣常吃的東西。
将醬汁和辣椒、蘿蔔幹、腌菜和腸粉拌起來吃,與其說是腸粉,不如說是用腸粉打底拌了個酸辣粉。
但它是好吃的。
是屬于這個城市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