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中二病失敗套路 > 第160章 我就偷走了

第160章 我就偷走了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互通身份後,過去的防備雖然必要,回想起來卻像與空氣厮殺。

尤其與那個人在車站的偶遇,三個人都默認了這是自己的關系人,而把其他人當作局外人。

黑麥還沒來得及消除波本和蘇格蘭的懷疑,為了消除他的懷疑,波本和蘇格蘭已經裝模作樣地吵起來了。

蘇格蘭:“那位大人戴着口罩,我以為是要防備被黑麥記住長相。”

波本:“一樣。”

諸星大:“我以為是防備你們。”

既然都是熟人,那戴口罩是在防……細菌灰塵?

他的表情微妙起來。

波本半月眼,“所以口罩是用來防誰的,‘幻之第六人’嗎?”

倒也沒嚴酷到時刻受監視的地步,這麼小心…其實很擔心他們吧。

諸星大:“‘幻之第六人’?”

波本:“他愛看的籃球番,沒和你分享過嗎?”

諸星大:“他的确很喜歡籃球,在美國時常去街球場。”

波本:“在日本時就有這個習慣呢。”

諸星大重複他之前的話,“‘很明顯我不是日本人吧’?”

波本裝作沒聽懂,臉上沒有分毫尴尬,“我知道,山姆,對吧?”

諸星大:“……”

他安靜了足足十幾秒,連波本都察覺不對了,“山姆大叔(U.S),不是嗎?”

這可是他們官方承認的美國人代稱,這樣反常的反應,難道黑麥他——

“……如果你正好有殉職的同事名為山姆的話,抱歉,是我失言了。”

諸星大:“……”

殉職的山姆确實有一個,而且就坐在這裡沉默着。

蘇格蘭輕咳一聲,打破僵硬的氣氛,“那個,既然來自同一個訓練營,有同一個朋友,某種意義上,大家算是從小認識、一起長大了吧。”

波本下意識,“電子竹馬?”

諸星大平靜接話,“電子竹馬也是竹馬。”

這下輪到波本被噎住了。

他有些無語,想起某位BOSS和他的電子青梅,沒忍住,笑出了聲。

“好吧,電子竹馬。”

諸星大:“榮幸之至,二位。”

他臉上浮現笑意。

車輛駕駛逐漸加速,往郊區開去。

等等,既然‘防備黑麥’這件事是烏龍,那麼後來聽到的對白……

波本的笑容漸漸消失。

“‘都很特别’、‘都是一樣的’。”他語氣自然,“啊,原來是這個意思。”

早該想到的。

類似問題他以前就問過,過去和現在也獲得了同樣的答複。

“這個也是你珍貴的友情線嗎?”

“沒錯!就跟大家一樣。”

車内有短暫的沉默。

不管是蘇格蘭,還是諸星大,在那次事件中都認為緊密的聯系隻存在于己方,而将對方視作局外人。

實際卻如同那時不約而同搭上的三隻手,三條‘友情線’清晰分明地連接到同一彼端。

雙向的友誼,單向的愛情。

在佐藤宅的‘藏寶閣’,那本大學相冊打開時,屬于赤井秀一的、無聲的心意就已公開。

特殊的相片排版,左右交錯的時空、親密的舉止,縱容的協議。

那個人呢?他又是怎麼想的?

波本忍不住思考這些問題,卻發現自己也得不出答案。

對赤井秀一玩笑般稱呼為‘白月光’,過去問及定義時,答案卻是,“……讓人在分别的時光中不斷懷念的人。”

通常不會想念别人,但有唯一的例外。

對‘例外’持有的感情,是否也是特殊的呢?

……原來是這樣。

蘇格蘭忽然明白了永見蓮與莎朗那段對白裡,看似與她調/情的回複真正指向的人。

“永見君會不會流連呢?”

“與城市沒有關系,我思念的人在那裡。”

——真實的、親密的聯系。

少年時期的假日、異國他鄉的陪伴,都是蘇格蘭不曾參與的、與另一個人的共同回憶,屬于‘赤井秀一’的故事。

‘赤井秀一’過去存在于隻言片語,很難想象他們的相處,蘇格蘭并不在意。接觸到黑麥威士忌後,才發現這道身影早就無處不在。

所以黑麥與人打鬥時,會令人産生莫名的既視感,因為那個人的截拳道是和他一起練習的吧?

……不止。

戰鬥的流派、出擊的習慣、文字的背景、言語的口頭禅、日常的體貼……都是他留下的烙印。

蘇格蘭垂眸,掩去眼中情緒。

[無、處、不、在。]

無處不在,另一個人的痕迹。

波本放在方向盤上的手指無意識敲擊,時不時停頓的細微聲響煩躁。

的确讓人不爽,但是——

設定重複得越多,對于喜歡天降系的人而言,吸引力就越低。

會截拳道就能扣掉50分,算下來總分能及格嗎?

不過,先是突然冒出的‘十年好友’松田、萩原,現在是黑麥。人越來越多。

金發青年忽地笑起來,藍眸彎起。

真好啊,真擁擠。

波本,也是變質的家夥嗎……?

諸星大陷入沉思。

單純的朋友也會在乎彼此心中的重要性順位,但這種情況出現在那個人的朋友身上時,往往不單純。

潛入任務着手前,從每周的通電裡,諸星大已經通過許多細節得出了驚人的結論——那個人友情線的變質率極高。

并非友情不如愛情,或者不夠堅固,而是交友方式一開始就出了問題。這是過去夜間深思,分析出的原因。

那個人少年時對情感的劃分極其模糊,對待身邊人的方式取決于當天腦内上演何種劇本。

混亂的感情界限,隻要被縱容就會得寸進尺、不自覺突破邊界,以及為了對方主動地不斷提高情感反饋。

雖然随着年齡增長,漸漸學會了保持距離和朋友之間正常的相處模式,開始回退,然而‘朋友’也同步轉變,渴求前進。

從前一進一退,現在一退一進,依然回不到正确的友人界限。

緻命的是,他相當公平,從前被縱容,現在也縱容對方得寸進尺。

不過,都不要緊。

雖然中途離場、來晚了些,但是,大家現在都[一樣],不是嗎?

感情糾結注定不會是此時的主流,思維短暫的偏航結束,回歸正途,開往更深夜色、街景漸漸蕭索空蕩的路途中,交談聲再次響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