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雅弘這句話,成功攔下她的腳步。
她回眸,以眼神刺探他。
“使君休要誤會,我不知那人是否你口稱的阿萊,不過韓卿會帶他來,是因為他找見了譚颉殺人案的關鍵物證。”
她覺察到他的自稱變了,顯然是在放低身段,拉近關系。
“阿萊也真是的,既找着了物證,就該第一時間報到司衙,協助諸位上差破案,平白耽誤這兩時日。”
她搓搓兩手,又摸摸耳垂,故作不安地表态,“好在,現下證據确鑿,皆分明了!
“待下官領他回去,一定重整家風,嚴加管束,改一改他這拖沓的毛病,以後更好地報效朝廷。”
羅黛此舉,表面謙卑,實則強硬,弄得佐雅弘悻悻然:“使君認為我托大了,對麼?我好歹也是一方塞王,白雲司尚要給幾分薄面的。那宗案子的因果,我大體上了解一些。”
“下官願聞其詳。”
“依本朝司法程序,疑難案件經白雲司裁斷後,必須由秋官複核,遇到争議的情形,則或由皇帝委派禦史台複審,或上交宰輔議定,最終由皇帝定奪。”
他輕笑一聲,忽地表現得像個熱心人,正為眼前這位外國友人作普法宣講,“白雲司和秋官遲遲達不成統一意見,這樁案子将移送至禦史台。
“一旦改判,禦史台必會彈劾白雲司的相關官員,按照錯案追究加罪。”
即是說,阿萊發現的應全三的屍體,幫助秋官為譚颉确定了死刑,負責此案的白雲司上下會因犯公罪,被處贖金。
從白雲司一方的利益出發,他們巴不得屍體一直下落不明吧?……
“大王賜教,下官感佩。”
羅黛承情,拱手道謝,見他緊緊盯住自己,她亦毫不畏懼地直視回去。
直到佐雅弘略不自在地眨眨眼,口中道:“使君好福氣,你的那個侍衛,也如你這等乖覺。”
昌王這一番諄諄講解,雖是他的抽身之說,倒也含了三分真意。
盡管他身陷囹圄不得擅出,但是白雲司忌憚他天潢貴胄的高貴身份,使他仍保有一副大手眼。
阿萊被扣與昌王無直接幹系,能否獲得釋放,卻是昌王一句話就可以決定的。
他在點她。
他等着她主動吐話。
那麼,他究竟想探聽什麼?
昌王評價阿萊的表現同主人一般無二,便是阿萊獨自面對昌王之際,清楚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昌王無法,又不能勞動白雲司用刑,隻得扣住阿萊作餌,逼迫自己現身。
于是羅黛回敬道:“大王何等勢力,自然敢作敢為。”
“使君口出此言,可見心中視我為惡人了。”佐雅弘露出受傷的神情。
羅黛心說:廢話!十三皇子如今貴為一國之君,擁王師以撤藩,懸河注火,奚有不滅?
先帝駕崩,他休朝緻哀,僅是停止舉辦群臣朝見的儀式,又不是不幹活了,這不就利索地送你進了白雲司嘛?
你已然自身難保,我怎麼敢在這兒你問我答、你好我好的?
“世事茫茫半信疑,從來真僞隻天知*。奈何天意難測,下官一介凡人,如何能妄自揣度?還望大王見諒。”
她的對答,進退有度,柔中帶剛,堅決劃清界限的同時,半點口風不漏。
見自己軟硬兼施,然始終難以得逞,佐雅弘認命似的長歎道:“到今日身無所如,想天公也有安排我處*。”
他做了個送客的手勢,“時辰不早了,使君請回吧!此案今日既結,酉時之前,白雲司必會放人,把你的阿萊完璧歸趙,你且在家安心等待便是。”
“如此,下官不勝感激。”
“先别急着感激孤,下回再見之時,你我之間未必還能聊得這般融洽了,哈薩圖帝姬。”
他冷不防揭開她的真面目,見她訝然無語,他再接再厲,“意外麼?你這琉國駐京國信使在句注塞搞出大動作,孤不可能不詳查你的底細。
“可惜呀!我朝風氣不似貴國開放,雖則造化無私,卻也陰陽分位。
“陽動陰靜,陽施陰受,陽外陰内。故而,男子主四方之事,女子主一室之事,從無女子抛頭露面出來做官的先例。
“使君無疑為我朝立國以來接納婦女任使者宣谕國家意志的第一人,隻是男女同朝,多有不妥。
“加之你出身皇室,地位崇高,又掌兵事,愈發顯得琉主居心叵測,可想而知必将引得朝野嘩然,物議沸騰。
“孤好言相勸,你自行斟酌罷。”
佐雅弘大逞口舌之快,而羅黛聽了漠然置之,乃辭去。
佐雅弘目送她跨步出院門,聽得落鎖的咔哒聲,良久,轉過身,慢慢踱到那把躺椅跟前立定。
下晌的陽光開始往回收,香茶涼透了,點心變硬了,周圍空如懸罄,一絲暖意也無,獨留他與自身的絕境相伴。
他頓感四面楚歌,不由得低吟一阕詞:“生向空來,死從空去,有何喜、有何煩惱。說與無常二鬼道。
“福亦不作,禍亦不造。地獄閻王,天堂玉帝,看你去、那裡押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