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京港有約 > 第37章 第 37 章

第37章 第 37 章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演好。”想到白天許暮芸在片場NG一天的情景,若換作是她,早已情緒崩潰。

“我們是演員,角色挑戰難度大就放棄?上學那會兒,試卷題目難,就空着不做?”許暮芸的演技,是在一次次的失敗中積累,個中心酸,外人難以體會,“我NG一整天,不也好好的嘛,大不了明天再拍,拍到陳導滿意為止。”

“那我再考慮考慮。”謝嘉藝放下劇本,臨到門口,轉身說道,“謝謝你的茶。”

“不客氣,姐。”

謝嘉藝直到離開,終是沒喊她一聲“妹妹”。

第二天的拍攝更加不順利,許暮芸接連NG31場。專業演員一場戲兩天裡NG68次,颠覆所有人的認知。

許暮芸化身表情包,幾乎把所學的知識用盡,依舊get不到上官青玦的“信”,由崩塌到尋找新的“信”當中的轉承。

“這場戲不好拍,做好再NG100次的準備。”厲峰翻看《血青衣》劇本大綱,與陳家駿同行交流,“這不是演技的問題,讓林心蕊來演,也是一樣。”

昨日拍攝不順,今日大夥提前有心理準備,收工休息。大不了明天繼續,反正是最後關頭,不差這一兩天。

陳家駿和古書蘭非常清楚,要演好這一幕,難點在于許暮芸如何把握“信”。

在之前的拍攝中,他們能夠感受到上官青玦的“信”,在與葉雲舟的互動中,逐步動搖和轉移的過程,但最後崩塌和轉移,許暮芸始終get不到那個點。

許暮芸因耽誤劇組進度,心中懊惱,情緒低落,不少劇組成員上前開解。

在“信”的理解方面,古書蘭是劇組的權威,與許暮芸進行一場深刻的談話,幫助她理解上官青玦“信”的轉變。

“抱歉古老師,給大家添麻煩,我真的盡力了。”許暮芸在封閉的會議室裡委屈地喃喃道,“我能理解‘信’動搖的狀态,說實話,我的‘信’也在動搖,可我無法感受到崩塌和找到新的‘信’之間的轉換過程,那一瞬間,我嘗試各種表情和狀态,總是抓不準,您能給我些建議嗎?”

“我沒有經曆過這些,古今也沒有經曆過,僅憑藝術想象力描繪。”古書蘭歎氣說道,“爺爺的‘信’是用筆刻畫出一個個深刻的人物,完成每一部優秀作品,不斷突破自我。當母親和奶奶出車禍,看得出來,他的‘信’在一點點地動搖,最後在完成《血青衣》後,徹底崩塌。他時常精神恍惚,兩年後便走了。”

“一個人‘信’的崩塌,會導緻郁郁而終?”恐懼的陰影籠罩在心頭,她自認為做好最壞的打算,承受“信”崩塌帶來的痛苦和絕望,從未想過會影響生死,“所以說,古今老師沒有找到新的‘信’?”

“的确是這樣,我無法回答你的問題,書中的描述,未必準确。”

古今大師的《血青衣》五十年來飽受非議,不論是古今本人,還是古書蘭,從未站出來澄清,為何設定上官青玦這樣的奇怪人設,也未透露過“信”是其核心思想。

原因在于古今未能實現從“信”的崩塌,至尋到新的“信”這一轉換,她不确定書中的刻畫是否正确,也不确定古今是否願意讓人知道自己“信”的崩塌,逝者已矣,她決定永遠埋藏這一秘密。

如今許暮芸拍攝遇到瓶頸,為助她順利完成《血青衣》,隻能據實已告。

“那我要怎麼演?”許暮芸陷入迷茫,作者給她挖了一個深坑,書本上的知識無從參考,“既然沒有人知道‘信’轉換過程那一瞬間的内心變化,陳導想必也不知道,他是如何判斷?”

“對有‘信’的人來說,是共情。對沒有‘信’的人來說,是一種感覺。”古書蘭解釋道,“陳導的‘信’是通過武俠劇,弘揚俠義精神,抛開現實生活煩惱的灑脫,現代社會現實而功利,他心中有‘信’,能感覺到他的‘信’也在動搖,你的表演能引起他的共情,就算過了。《血青衣》這部劇若能引起社會的廣泛讨論,或許他也能實現‘信’的轉換。”

古書蘭為此,尋訪宗教人士,希望從他們身上找到答案,無奈他們口中的大道深奧晦澀,無法感同身受。

許暮芸能理解古書蘭的說辭,卻沒法把握“信”轉換的心境。沒人能告訴她答案,陷入迷惘。

突然,莊雪迎慌慌張張跑進會議室,弓腰扶門把手,大口喘氣道:“小芸,你老公好像出事了,快走!拍攝的事不用擔心,我來應付。”

“哐當”一聲,許暮芸手中的保溫杯和手機落地,淚水從眼角淌下,雙腿生了根似的,邁不開步子,直挺挺地伫立在原地。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