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處,呂雉不禁泫然欲涕,道:“張先生,您常常為大王出謀劃策,如今,大王想改立王太子,難道您就可以高枕而卧嗎?”
張良歎了口氣,他并不想攪入劉邦的家務事中,搖頭道:“以前大王數次在困境之中,幸好采納了我的計謀,但如今,大王是因為他的個人喜愛而想改立王太子,我們做臣子的都是外人,疏不間親,又如何能改變大王的主意呢?”
呂雉臉色慘白,眼淚終于奪眶而出,一滴滴地順着臉頰滾落在地。她沉默了一會兒,哽咽着道:“張先生,妾知道您必有良策,還請先生救救盈兒!”說完,便拜伏在地席上。她不甘心,她為劉邦付出良多,又在楚營為人質,達兩年多之久,受了不少苦楚,而兒子的王太子位,卻将被他人奪取。更何況,被廢的太子與王後,自古以來,又有何好下場?!
張良側身避開,沉默了一會兒,終覺不忍,沉吟道:“殿下不必如此。其實,大王身邊多是沛縣舊人,而您和他們的關系,一向密切,這一點,是戚夫人萬萬不能與您相比的。”
呂雉一邊聽,一邊點頭,正如張良所說,自己與盧绾、蕭何、曹參、周勃、夏侯嬰等人均十分熟悉。劉邦不事生産,卻經常在家裡招呼朋友,他們還曾經吃過自己親手做的飯菜,而自己的妹妹呂媭更是嫁給了樊哙,而樊哙如今已列将軍之職。如今看來,還是要與這些沛縣老人多多走動才是。
張良又道:“而且......如果您能向大王證明,您是有用之人,那麼,王太子之位,也就穩如泰山了......”
呂雉擡頭看了張良一眼,若有所思,低頭想了一會兒,便告辭離去。
次日巳時正前,張良果然如約來到漢王府。而陳平、曹參、周勃、夏侯嬰等人均已在座。
張良向劉邦行了禮,劉邦已經走了下來,拉着他的手,仔細端詳着他的面色,關切地道:“子房的身子太弱,孤打算延請天下名醫,為子房調理調理。”
張良感動道:“臣多謝大王了。”
“來,來,來,快坐下。”劉邦親切地拉着張良的手,将他引入座位,看着他坐好,才回到主座,掃了文武衆臣一眼,道:“今天叫大家來,就是要好好議一議,目前的形勢,該怎麼辦?”
衆人的目光不禁落在了張良的身上。
張良一振長袖,道:“大王,您如今想怎麼辦?是想繼續和項羽争奪天下?還是維持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