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今天,好像有點不同,又陷入了那種半睡半醒狀态的阿年,開始做夢。
像是旁觀的視角,她夢到了一個穿着藍色上衣,紮着馬尾辮的女人,從電腦桌前氣憤站起來,和櫃台前來辦理業務的模糊臉夫妻倆吵起來。
“有你們這麼為人父母的嗎?給孩子取得這是什麼名字?不行,今天你們投訴,我也不登記!”
“你管那麼多幹嘛,趕緊登記,否則投訴讓你丢工作!”
兩方情緒激動,吵得好幾個人圍過來,甚至還喊了警察,夫妻倆應該是理虧的那一方,有些灰溜溜退場,可明明是馬尾辮女人占理,她卻狠狠用手背擦了一下眼睛,像是有些抽噎,在電腦裡輸入登記的名字——阿年。
場景像是夢幻的泡泡碎裂,阿年卻意識到,這是做夢,因為眼前的一切,隻是她聽到的一段過往而已。
第五交易點的新生兒信息,在醫院連同身份芯碼,會自動錄入官方系統,這算是“出生人口登記信息”,相關信息尚不完全。
這就需要父母在新生兒取得預防接種證明、社保卡和芯碼一網通等材料後,再次去官方的戶籍部門更新補全,屬于“正式提交人口登記信息”。
阿年出生後,父母就沒有準備正式名字,還是醫生護士先幫忙取了一個小名,等正式登記的時候,更正即可。
但阿年的父母,被強制去更新孩子信息的時候,準備了一個極差、極惡毒的名字,是句帶有器官侮辱、小女孩取了這個名字,估計這輩子都受影響的詞。
登記的馬尾辮工作人員,在自己的職權内拒絕了這個名字,然後在夫妻倆第二次依舊惡意滿滿的取名之中,發生了夢境之中的争執。
最後是工作人員占理,正式登記的時候,阿年沒有被取什麼奇怪的名字,繼續保留了“阿年”。
至于以後想改名,完全可以讓阿年自己來,反正第五交易點的戶籍登記窗口,給阿年的檔案标了星,願意等待這個小朋友長大一點,自己來行使取名的權利。
這件事情,年幼的阿年肯定沒有印象,還是後來聽那對夫妻争吵時提到的,反正他們要麼不喊自己的名字,要麼就說些垃圾話叫自己,阿年這個名字反而是其他人喊得多。
阿年現在也不知道,那個保護了自己名字的工作人員是誰,隻知道是個紮馬尾辮的阿姨,哪怕她知道這件事情後,跑去行政中心的大堂暗中觀察,也隻是被分了飲料和零食,笑吟吟的成年人才不告訴她這個秘密。
夢境的泡泡破碎,再次出現的,是幼兒園的老師,給自己挽袖子飯前洗手,餐後發小零食哄午睡,耐心教自己穿衣服系鞋帶,誇阿年是個很棒的小朋友。
畫面淡去,再之後是那個給自己外套,用手裹住跑丢鞋子的髒腳丫,穿着外骨骼懷抱卻很溫暖的特警阿姨,将自己交給救災帳篷的時候,還不忘給自己塞瓶熱牛奶。
奶瓶變空,再出現的就是志願者丹妮姐姐,剛來的小新人還很拘束緊張,但願意為了阿年去争取,哪怕知道無法帶離當地傷者,也一直在聯系家裡想收養阿年,被拒絕也沒有羞惱,反而為阿年流下了很多眼淚。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阿年試圖追上去,不要讓這些零碎的畫面消散,可她卻被機械手抓住,擺在了生産線上。
“記憶力極佳,空間立體感強,心理素質也不錯,把她帶走,能撐過去就是用槍的好苗子。”
至于撐不過,那就是變成垃圾的耗材。
陌生的語調,怪模怪樣的,可掙紮無果被拖拽的感覺,太過窒息,讓阿年在一身汗之中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