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上的内容大部分是關于家裡近況的:哥哥的腿還沒好,但恢複得不錯,再過段時間就可以開始複健了;爸爸之前向廠裡提的意見,被領導采納了,如今正被重用;媽媽廠裡接了好幾個外銷的單子,現在正在加班加點地生産。
家人在信裡再三強調,家裡不缺錢票,讓南方在紅星農場一定不要虧待自己。
南方看到這裡時,用手摸了摸眼角,不想自己太狼狽。
繼續往下看,是關于包裹的内容:原來包裹裡面是爸媽幫南方找的鹹青活株。
南方當初信裡雖然寫的是讓哥哥南天幫忙找,可這信自然是家裡人都看過的,南爸南媽當然也是知道了南方讓南天幫忙的事情。
對于南方的這個需求,南家人是發動了全部的人脈,就連南天這個現在每天隻能躺在床上修養的,也讓人通知了自己的同學朋友們,幫忙找找這個叫鹹青的植物。
最終,是南媽媽一個工友的婆婆給了重要信息。
那位婆婆不是當地人,是兒子落戶這邊後,跟着過來幫忙帶孩子的,她老家那邊也有些地種東西總是種不活,後來村裡人大膽地采用了牛棚裡的人的建議,種了幾年一個叫“田菁”的草,那地就能種上莊稼了。
那位婆婆也不知道這個“田菁”是不是南方要找的“鹹青”,也不确定她老家的地種不出東西的問題和南方下鄉的農場這邊的問題是不是一樣的,但婆婆非常熱心,聯系了老家給寄了不少“田菁”過來。
這也是為什麼,南家回信這麼遲的原因。
田菁、鹹青。
這兩個詞雖然字差了很多,可念多了,好像還有點像,南方想到什麼,在心裡對北曉說道:【北曉,在麼?幫我看看書封面後面那個作者簡介的位置,看看作者是哪裡人。】
【在。】過了一會兒,南方聽到了北曉的回答:【海州市人。】
果然!
海州市在南方家隔壁的隔壁,那邊多方言,據說每個村落、鎮子的方言都不一樣,有的時候隔一座山,就連當地人都聽不懂另一邊在說什麼。
如果那本課外書的作者是海州市人的話,那麼南方大概知道為什麼家裡人發動了那麼多人脈,最後隻有一個外地來的老太太給了一個不太确定的線索了。
但這也隻是南方的猜測,在沒有親身種植過前,南方是不敢保證手頭上這些植物的效果的,現在的問題是,她應該怎麼把這些植物試種下去,又可以不讓知青們抱太大希望呢?
南方可不想萬一這些植物沒有效果,到頭來被人怪上。
正在南方一籌莫展之際,她聽到北曉說:【如果你想要讓你們外面那片土地能種植糧食的話,此草确實有用。】
【你怎麼知道?】南方有些驚訝:【你以前種過麼?或者是見别人種過?】
北曉謙虛道:【在下是煉丹師,對草藥有所鑽研,此草可入藥、可肥地、可制麻、可喂牲,可長于瘠鹵之地,民視之為田之精華,故名為“田菁”。】
【好厲害。】南方拆開了包裹後,拿起一株綠色植物,眼中是滿滿的驚訝,這麼一株小小的、貌不驚人的草,竟然有這麼多功效。
南方還在感慨,就聽到棚子外面有人找她,南方出去一看,竟然是孟義軍:“孟知青,你找我?”
“南知青,聽說你家裡人給你寄信了,有關于鹽堿地淡化的内容麼?”孟義軍急切問道。
南方輕輕皺了下眉,馬上又舒展了開,然後笑着說道:“孟知青你消息真靈通,我這才把信拆了,都沒開始看呢。”
孟義軍聽到南方這樣說,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有些沖動了,要是有消息的話,南方作為紅星農場的一員,肯定會第一時間告訴他們,自己這樣急切切地過來問,倒是有些不太好了。
“抱歉啊,南知青,我也是太着急了,這麼一大塊地放着,我是真的可惜。”
南方見孟義軍話是那樣說,可人并沒有離開的意思,心裡一時也有些惱火,可看着對方那眼巴巴的神情,想起這段時間聽說的關于孟義軍的一些事,心裡原本想說的話一時也開不了口了。
“那你先在這等一下吧,我先把信看了。”南方說完,就自顧自地回了棚子。
北曉見南方竟然這樣就回了,沒忍住道:【這人如此的不知趣,你竟然也順着他,這脾氣也是太好了些吧。】
【算了,他家裡人多,也是想多攢點工分,好換了錢寄回去,着急點也能理解,再說了,反正我也沒受損不是麼。】南方笑了笑:【而且,他平時對我們也挺照顧的。】
【小恩小惠。】北曉呲笑一聲,便沒再出聲。
南方又在房間裡待了一會兒,才拿了十來株田菁出去,剩餘的田菁則在南方的要求下,由北曉放到了空間裡面。
南方把田菁的情況與孟義軍說了,也再三強調,對于田菁是否真的有能淡化鹽堿地的功效,她和她的家人真的不知道。
孟義軍小心翼翼地從南方手上接過綠色的植物,這些植物在他眼裡,現在比什麼都珍貴:“南知青,謝謝你,我馬上就去把它們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