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南方這段時間裡的暗中觀察,她發現:楊彩珠是個講究人。
知青大部分都是城市人的,區别隻有城市的繁華與富裕程度,小部分是城鄉結合部的,還有些農村學子,無論是哪的,都是讀過書的,初中文化都是有的。
讀書人嘛,生活上講究些,好像也說得過去。
可是,南方覺得,楊彩珠太過講究些了。
比如:頭發每天洗一次;菜盛到盤子裡後擺得整整齊齊;不碰别人碗裡的東西;如果别人用筷子碰過她的菜,那就不會再吃了;燒一次飯,一直在洗手擦手;每天都塗雪花膏……
這些都是小事,單拎一個出來似乎都很正常,合在一起的話,好像也沒什麼問題,就是一個特别注重衛生,有點潔癖,還有點愛美的人。
南方還負責養雞場白天事務的時候,偷偷問過莊春柳與姚彩莉,兩人均表示:楊彩珠以前不這樣的。
以前的楊彩珠,說不上懶,但也絕對不勤快,地裡的活,是能少幹,就少幹,可不像現在,竟然在采石隊幹得風生水起,工分也賺了老不少。
也正是因為楊彩珠沒那麼勤快,但飯量又比一般的女知青大,下鄉幾年,也沒見楊彩珠家裡給她寄補助,所以當楊彩珠答應與陳偉奇訂婚時,知青們都不是很驚訝。
靠自己活不下,找個人也不失為一個出路,隻要自己樂意就行。
一切的變化,始于楊彩珠的一次發燒。
估計是冷熱交替的時候,衣服沒穿夠,楊彩珠有一天突然發燒了,燒得還挺嚴重,知青們想帶楊彩珠去鎮上看看,但楊彩珠不想浪費那個錢,決定熬一熬。
這一熬就是三天,第三天的傍晚,知青們下工回去後,發現中午還躺在床上狀态非常差的楊彩珠,竟然能好好坐起來,精神頭看着不錯,人也不說胡話了。
知青們都為楊彩珠感到高興。
可沒多久,楊彩珠就拒絕了陳偉奇的婚事,态度還非常強硬,和平時悶不吭聲,有些不會說話的表現,完全不一樣,那嘴皮子,利索得很。
在那之後,楊彩珠雖然在農場裡不是多活躍,也沒與哪個知青關系特别好,但遇到事情的話,不再和以前一樣,随大流,時不時會提出自己的意見。
要是不滿意的,當場就頂回去了。
知青們都覺得,這樣的楊彩珠挺好的。
南方不覺得一次發燒,能讓人有這麼大的變化,簡直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也因此,再回過頭看楊彩珠講究的行為,就覺得哪哪都奇怪了。
聽師傅說,有些修士可以對人進行奪舍,難道楊彩珠是這樣的情況?
當初楊彩珠還對自己的玉佩那麼感興趣,如今自己也是個修士了,自然知道玉佩的寶貴,楊彩珠說不定就是知道自己這玉佩的奇妙之處,故意那樣說的。
可如果楊彩珠是修士的話,她怎麼沒注意到對方在修煉呢?
排除掉每天上工、吃飯的時間,這些時候都有其他人在,自然是無法修煉的,楊彩珠能修煉的時間應該也就晚上睡覺的這段時間。
可南方從未見過楊彩珠出來。
師傅也說,沒有感受到楊彩珠在宿舍内修煉的靈氣波動。
難道她不需要修煉?
還有,她之前把代表選任權放棄的事情,也都透着奇怪,南方實在想不通,于是決定不再想,師傅說了,隻要實力上去了,管它什麼算計,都不在話下。
……
夜裡,又是一個人上工值班。
自從開始了值夜班的生活,南方覺得在農場的日子過得格外的快。
晚上的時候修煉,白天的時候睡覺,和知青們見面交流的時間,也就剩下每天早飯和晚飯的時候,至于中飯?已經被南方挪到了晚上。
吃不吃的話,就看當天晚上修煉的進度了。
有的時候修煉順暢,一睜眼,一閉眼,就到了早上;有時候不那麼順暢,第一個周天結束的時候,也才淩晨一兩點,南方就會把提前備好的飯吃了。
更多的時候,南方是作為夜宵吃了的。
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十月底的時候,紅星大隊裡秋收工作結束了,知青們在結算好工分後,扛着一袋袋糧食回到了農場。
知青們回農場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囤柴火。
同安鎮的冬天很冷,他們需要趁這個時候多囤一些柴火,才能過一個暖冬。
就連南方這個作息和大家不一樣的人,也每天抽出早上的時間,跟着知青們一起到遠處的山裡去撿樹枝。
大隊裡面的麥稈之類的都是非常好的燒火資料,可惜這些都是大隊的财産,往年知青們還在大隊的時候,大隊自然是分一些給知青,如今,卻是沒有這個待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