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的結果是當場出的。
到了時間後,南方與姜齊兩人就把大家的答卷紙都收了上來,因為用的都是知青們自己的本子,紙張大大小小,有那麼幾張,南方看着,怎麼這麼像草紙。
不過這都不是事兒,隻要答案寫對,用什麼紙都無所謂。
二十個題目的答案,南方在監考期間,已經把題目做了一遍,她自己是沒發現答案有問題的,如果其他知青覺得有問題,大家再一起讨論就是。
至于在她做題期間,沒人監考怎麼辦?
那不是還有外面圍觀的知青們麼,根本不擔心。
得虧南方下鄉前上課非常用心,下鄉的時間也不長,為了今天,也提前複習了不少内容,不然這裡面有那麼一道數學題,她還真不敢保證自己能做出來。
在做題的時候,南方就嚴重懷疑,很多知青會寫不出來。果不其然,分數都很低。
及格的沒幾個。
南方與姜齊在改卷子的時候,知青們都是圍着看的,一張卷子打好分了,知青們馬上就把成績叫嚷開了,一開始大家還嘲笑那個不及格的,結果第二個人、第三個人……,到了後面,發現大家都一樣,也就笑鬧開了。
全都改完後,南方把成績抄錄在了黑闆上,并把答卷還給了大家。
所有人的成績高低,一目了然。
有知青嘻嘻哈哈,也有知青皺眉沉思。
“大家安靜一下啊。”南方敲了敲黑闆,“題目的答案我都貼在黑闆上了,感興趣的,以後還想競争的知青同志,可以看着答案,再好好複習,大家差距都不大,一個月的時間,前兩名知青同志在大隊裡教書,其他知青同志不要灰心,繼續學習,肯定有機會超過的。”
這次的第一名和第二名是蕭立軒和遊冬素。
遊冬素是農場裡資曆最深的知青了,今年已經三十。要是沒有下鄉的話,應該早就結婚,孩子都能上學了。
南方對遊冬素最深的印象就是,平日裡話不多,埋頭做事,晚上的學習小組,也是安安靜靜地看書,其他事情并不活躍,但該她做的,都不差。
抽到的二十個題目裡面,沒有一個是遊冬素的,但她卻拿了第二,與第一名的蕭立軒隻差了一分。
二十道題目中,最難的那道數學題,是蕭立軒出的,遊冬素做對了,南方仔細看過她的答案,解題步驟都有,不是随便懵的。
前頭也說了,這次紅星大隊招知青們,主要是過去教孩子們認字,所以不少知青在複習的時候,都是複習語文相關的知識。
這次時間這麼趕,幾乎沒人複習數學,而遊冬素能做對,說明她積累在那裡。
南方想,隻要1977年恢複高考這個信息真實,而遊冬素這邊自己不出意外,那麼,按農場這個複習競争崗位的模式進行下去,遊冬素一定會是考上大學離開農場的一員。
成績一出,有人歡喜有人愁。
而蕭立軒的話,既高興,又惆怅。
能不用到地裡上工,到屋裡教教小孩,當然是好事,可能做這好事,隻有他一個人。
蕭立軒有想過要把自己的機會讓給呂芷,可其他知青不同意,認為教育室很嚴肅的事情,要派最好的人過去,如果他不去的話,那就把機會順延給成績第三的人,而呂芷的成績,不提也罷。
蕭立軒很無奈,也把情況和呂芷、司慶生兩人說了,兩人也找姜齊核實過,可回來後還是不停說這件事,話語中或多或少有對他的埋怨,他怎麼可能聽不出來。
蕭立軒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多多鼓勵兩人,并給兩人進行補課,上課老師每一個月選拔一次,下個月他們争取拿前三!
想法是挺好,但學習這種事情,基礎真的很重要,在京市時,班級裡都是大院的孩子,老師對他們也都不怎麼管,上課非常随意。
也導緻呂芷和司慶生在學習上沒怎麼上心,這補基礎,就難了,而且,他們還沒有書。
第二個月的考核,遊冬素依舊獲得了去大隊教書的名額,而另外一個人,則成了賀慶豐。上一次的第一名蕭立軒則排到了第七。
南方站在活動室的黑闆前,清楚地看到蕭立軒的臉色青一陣紅一陣的,别提多精彩了。
聽說上個月蕭立軒每天都在給他的好朋友呂芷、司慶生補課,此外,他還要與司慶生一起搭建宿舍,雖然知青們也有幫忙,但任務還是不輕。
每天辛苦地做完事情,累得一身汗,還要回去給其他人補課,能考到第七名已經很不錯了。
畢竟這個月,知青們的平均成績比上個月提高了三分呢。
農場裡目前知青們的活雖然也多,可并沒有搭建宿舍這麼累人,其他人晚上學習的狀态和效率要比蕭立軒好很多,大家都在進步,他能考到第七,是真不錯了。
“軒哥,你是不是沒有認真給小芷補課,她這次比上次更差了。”到了宿舍後,司慶生直接說出了自己想了很久的話。
他自個兒是對去當老師沒興趣的,一起補習就是湊個數,可呂芷不是啊。
呂芷因為司慶生最後一句,心裡很難過,可也沒反駁,然而淚眼汪汪地看着蕭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