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十張照片。
第一張照片,是一群扛着農具出工的知青,知青們眼中滿是對未來的希望。照片的中心人物恰好是南方,那一臉的燦爛笑意,南方自己看了,都很驚訝。
南方回憶着這張照片拍攝的那一天,那似乎就是一個普通的一天,原來,她去上工的時候,是那麼開心麼。
第二張照片,是知青們在池塘裡采摘藕帶。藕帶是還沒長成的蓮藕,農場裡大部分知青聽都沒聽過,更别說吃了。也是賀慶豐說起,他們才知道。
于是就有了采摘藕帶一事,不過也不沒多采摘,洗幹淨切斷後,放了足足的小米辣,炒了兩盤供農場裡有所的知青分,味道那是一個鮮、嫩、脆、爽,超級下飯,一人兩三塊,才上桌就被分完了。
要不是還要留着長蓮藕,南方真想多吃幾次。
第三張照片,是知青們在活動室裡考試。天氣越來越熱,但知青們的學習熱情卻一點也不減,派到大隊教書的人員,每個月都有變化,就連連續霸榜兩個月的遊冬素都考過第三。
知青們在學習上,對自己都是自信的,并不覺得自己比别人笨,之前考不過,那是因為把課本丢的時間太久了,現在好好複□□能超過别人。
抱着這樣的信念,農場裡面幾乎人人都在學習語文、數學,紅星大隊那邊不需要知青教授數學,但農場這邊的題庫裡,有不少數學題,知青們也覺得數學更能體現自己的水平,所以誰都沒有說不準往題目箱裡放數學題。
在這樣的氛圍下,一些對去大隊教書沒興趣的知青,也加入了學習的隊伍,考到了前兩名也沒事,不去就行了,排名順位的人會頂上去,重要的是集體參與感。
南方作為監考人員是沒有參加一起的考試的,但飯搭子四人組私下裡的小考試卻是不少,南方的成績,雖然并不能每次拿第一,但也沒拿過第四。
第四張照片,是期間知青辦黨委書記過來,與知青們談革命理想與農場發展的場景。
第五張照片……
每張照片都展現了樸實無華、奮發向上、充滿希望的農場生活。
照片在知青們的手中一張張地傳遞過去,驚訝、歡喜、感動……,各種情緒在活動室裡漫開。
晚上活動室關門後,南方沒回自己宿舍,而是敲響了孫利農的宿舍門。
孫利農打開門後,見到是南方,有些奇怪:“南知青,這麼晚了,是有什麼事麼?”
走進宿舍後,南方把來意說明:“孫記者,是這樣……”南方希望孫利農在農場拍攝記錄期間,能為知青們多拍一些照片,膠卷的費用,她來出。
“我知道這個要求有些過分,給您增加了工作量,但好多知青,自下鄉以來,就沒有離開過同安鎮,日子一天天的,過得太快了,我們農場資曆最大的知青,都已經下鄉十五年了,今天見他們那麼喜歡您拍的照片,我想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内,給他們的青春留下一些紀念。”
孫利農沒想到南方找到竟然是這件事。
說實在的,紅星農場雖然在農場發展方面做得如火如荼,但背地裡,也有不少人在說他們壞話:知青當年偷竊大隊肥料錢的、知青和大隊鬧不和的、知青發展起來就看不起大隊的……
孫利農被主任安排來農場記錄的時候,也是帶了些審視的,他作為一個記者,非常明白空穴來風的道理,如果知青們真的有明面上的那麼好,那為什麼還有私下裡的那些流言。
農場發展得再好又怎麼樣,設立的革委會就了不起了麼,那麼多知青下鄉,都在大隊裡過得好好的,為什麼就紅星農場的知青與大隊鬧成那樣,最後還被大隊趕走。
這裡面知青的問題肯定不小。
孫利農是帶着偏見來的,這次的記錄,原本是不需要長期駐紮的,是他和主任申請,希望可以近距離接觸知青,記錄更真實的知青農場生活。
那次來說這件事時,關于宿舍的問題,就是他故意的,他查了不少紅星農場的信息,當然知道紅星農場沒有地方能提供給他住,其實他住到大隊裡也是完全沒問題的,但他當時就是故意那麼說的,他想看看,南方這個革委會的主席,會怎麼做。
沒想到的是,知青們真的給他搭建了一個宿舍,還是單人宿舍,條件很不錯。
而這一個多月與知青們的相處,孫利農發現,知青們似乎,真的不像那些流言說的那樣。
但是,他還是會繼續仔細觀察的,時間還長。
有了這麼一個基礎在,對于南方的這個要求,孫利農沒什麼好拒絕的,反正他也要拍照觀察,每天都帶着相機,多拍幾張,少拍幾張,對他的工作并沒有什麼大影響。
再說了,膠卷錢就不是他出,順手人情的事情,做一做,又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