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绛淚閣 > 第5章 北上

第5章 北上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辦完杜真葬禮後的幾天,付家仍是被查封的狀态。

傳聞付大夫被抓走的當天就賠了命,付生和付氏被判流放,具體流放到哪兒也無人得知。若蓮鼓起勇氣往來于衙門和馬府間打聽,除了被看門的調戲和打趣外,什麼消息都沒有打聽出來。

若蓮想去拜托那日晚上來家裡探望的同鄉叔叔,守株待兔似的等在衙門口都沒遇到過,再加上當晚來人未解開鬥篷,沒有看清楚長相,這樣找人無異于大海撈針。

鎮上的人無不對杜付兩家的遭遇感到唏噓,聽到傳聞的迫于馬老爺和縣太爺的威壓,都不敢替兩家言語。

羅霸王的母親羅氏不是一般人,她在吊唁的時候偷偷對杜氏說:“這馬老爺是縣太爺的親舅舅,縣太爺又是當今相爺的遠親,關系厚着呢,你們動不得。咱們這鎮子,天高皇帝遠的,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縣太爺在這塊小地方隻手遮天,沒人能管得住。你們今後有什麼打算?”

杜氏本就是一名不出門的繡女,在她過往的生活中基本上沒有遇到過太大的煩惱,即使有,那也有自家相公出頭解決。如今杜真驟然離世,杜氏整個人完全沉浸在悲痛之中,哪還想得到為以後打算。

羅氏見杜氏沒了主張,繼續說道:“哎呀,你别怪姐姐說話難聽,但說的都是事實。這世道艱難,如今你們家出了這事,家裡沒男人可不行啊,寡婦門前是非多!更何況你還帶着一個女兒。”

羅氏看了看在院子裡忙上忙下做飯的若蓮,少女正是最好年華,家中突逢變故,連日的疲憊隻是讓她臉色蒼白了一些,卻更顯得嘴唇紅潤,惹人憐愛。

“如今小蓮也長成個大姑娘了,你得為她多考慮考慮。付家的事已經街頭巷尾傳遍了,之前的婚約可難作數了。如今杜大哥也去了,若蓮的婚事可就隻剩你張羅了,你得趁早給小蓮說一門親。”

經羅氏這麼一提醒,杜氏幡然醒悟,自己不能再悲傷下去,她還有若蓮,她還要為女兒以後的人生打算。一想到以前從未受過苦的若蓮,還沒成親就失去了爹爹,以後可怎麼辦呐,杜氏不禁又涕淚橫下。

羅氏看着眼前哭成淚人的杜氏,出言安慰道:“你想想啊,若蓮若是嫁出去了,她的後半生也有了依靠,你的後半生也有指望了。生活啊,會越來越好的,事情啊,總會過去的。”

杜氏擦擦眼淚,哽咽道:“羅嫂子說的是,可重新議親,我怕那孩子不願意呀。”

羅氏往杜氏身前挪了挪,小聲商量:“哎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蓮她一個小孩子懂什麼呢?還不是父母打點,為子女謀未來嘛。你是她娘,好好規勸規勸她。我看小蓮啊,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我很喜歡呢。不瞞你說,我有意跟你結親家。我家那個俊小子,隻比小蓮大了三兩歲,男孩子大點,知道疼人。我們都是一個鎮子的,我家裡的條件你也知道,雖然不算什麼大富大貴之家,但總歸是不愁吃穿。家裡的店鋪和房産啊,以後都是留給俊兒和他媳婦兒的。”

杜氏聽懂了羅氏的意思,擦了擦眼淚,她沒有處理過類似的事情,一時之間也不知該怎麼回複。

羅氏拿手拍了拍杜氏:“我呀,是看着小蓮這孩子長大的。雖然我家那小子脾氣大了點,那都是對外人,對自己媳婦肯定是好的。讓他倆人在一起培養培養感情,如果真成了好事,你們在鎮子上也好安安穩穩過日子。我說這些呀,都是為了孩子們好,你好好考慮考慮。”

送走了羅氏,杜氏回到屋裡,看到若蓮已經把飯菜擺好,坐在桌子邊若有所思。

杜氏過去坐下,母女倆安靜地吃飯。

若蓮給杜氏夾菜,開口道:“娘,我們去國都吧。在這裡,爹爹和付叔叔的事官府都不管,我們去找管得了的人來,我要為爹爹和付家伸冤!”

聽了女兒這話,杜氏放下筷子,看着若蓮:“傻孩子,就憑我們母女兩個弱質女子怎麼去讨公道?你可知路有多遠多難?你可知國都找誰能管的了?蓮兒,最近你不要再出去亂晃了。娘知道你與付生自小要好,如果付家沒有出事,付生會是你的良配。而如今付家已經被查封了,付生也不知道被發配到哪裡。你與付生的婚約也就作廢......”

“娘!”若蓮打斷道:“你這說的什麼話,付生又沒有死,婚約為何作廢。”

杜氏看着執拗的女兒,眼淚又流了下來:“蓮兒,你知道付生在哪兒?他又何時回來?你能等他到何時?不是任性或有一腔熱血就可以無視現實。蓮兒,羅姨今天來,有說親的意思......”

聽到這裡,若蓮立馬皺起了眉頭:“娘,你也是知道的,羅霸王的妻子過門沒幾天就被打的鼻青臉腫,前段時間剛染病過世,羅家連喪禮都沒有辦,草草就埋了,現在又迫不及待地到處說親!我才不要!”

“娘知道,所以娘沒有應承下來。但是她提到的這一點娘是認同的,确實是要為你新說一門親事了。女子有夫家扶持,日子才會好過啊。”

“我不!娘,爹爹死得這麼不明不白,付家一家還未沉冤得雪,我們就放任不管嗎?我不嫁!付生還在,我就是他家的未婚妻,他若不在了,那我就是他家的未亡人。”若蓮堅定地說道。

杜氏看着若蓮,遲遲說不出話來,沒人比她更了解自己的女兒,但正因為了解,才更悲傷,她仿佛能夠預想的到,以後的日子将會更加艱難。

經過幾天的嘗試,杜氏最終還是沒有說服女兒,但被女兒說服了。在杜氏的心裡,她也是想要為杜真伸冤,想看壞人下地獄。她們繼續留在鎮子上報官折騰,馬老爺也不會放過她們,不如就按女兒說的去國都,也許能夠開始新的生活。

于是,杜氏和若蓮用最快的速度變賣了鋪子和家産,收拾打點好行李盤纏就出發,直往國都通州而去。

她們離開鎮子的那天,細雨霏霏,剛好是若蓮盼望已久的及笄那一日。

在那一天,若蓮放下了繡滿芍藥的裙子和鞋子,而是為了行路方便,若蓮弄髒了臉蛋,穿上裁改過的父親的舊衣裳,打扮成一個普通窮苦人家的少年。

路上的艱難不必細說。

從未出過遠門的母女兩人,從江南小鎮的深秋,路過了北城的寒冬,終于在第二年的夏末到達國都通州,前後花了快一年的時間,幾乎花光了所有盤纏,跌沛流離,看多了蒙冤受難,看多了流離失所,看多了分崩離析,看多了生離死别。

夜深人靜時,若蓮也會想,自己這樣的堅持最後真的能換來自己想要的嗎?看着母親日漸消瘦的身影,自己還能堅持多久?

如今她們身處國都通州邊上的一個小村落,名叫無荒村。

杜氏在冬天染上風寒後一直拖着沒有好好醫治,愈發嚴重,再加上長期的趕路疲憊和對前路的不安焦慮,到無荒村時,實在是走不了了,于是他們便在借水的尼姑庵裡暫時住下,用庵裡師父給的土方子壓着病氣。

若蓮則是每日做些繡活拿去村子裡兜售,掙些藥費。如今的若蓮不再是曾經天真爛漫的模樣,一路走來,不僅長了個子,多了心眼,膽子比以前更大了。

這段日子為生計所迫,若蓮跟着母親仔細學着繡活,繡工愈發熟練,繡品也愈發精巧,每到一個落腳的地方,若蓮都會去找集市,拿她和杜氏的繡品去賣。

這一天,若蓮像往常一樣在村裡集市上兜售繡囊,北城的百姓很少見有如此精緻的繡品,帶着江南特有的婉約和細緻,僅一天的功夫若蓮就賣完了存貨。

若蓮拿着賣繡囊掙的錢給母親抓完藥,喜不自禁地攥緊剩餘銅闆匆匆往尼姑庵趕回去。

六月的天,孩子的臉,天氣說變就變,剛剛還晴空萬裡,接連幾道閃電劈下,緊接着暴雨便毫無預兆地鋪天蓋地襲來。

此時若蓮正走到半路,她把藥揣進布兜抱在懷裡,踩着泥濘的山路,想也沒想就朝半山腰上的一座破廟躲了進去。

暴雨如瀑,傾注而下,感覺要把破廟壓扁掩埋。若蓮踏進門的時候心裡忍不住想:還好有座廟,不過這破廟不知能不能承受住這疾風暴雨的威力。

若蓮抖了抖淋濕的衣袖,這才擡頭環視了一下四周。廟中荒草遍地,窗戶早就不見了蹤影,隻剩光秃秃的框架。雨水不斷從窗沿滴落。

門外的雨斜拍進來,她往裡走了走。廟内的佛像早就碎了一地,被踩的都看不出原來的形狀。

若蓮歎了一口氣,這整個廟唯一的好處,就是還有一頂還算結實的屋頂。

暴雨肆虐,狂風席卷,在破廟空蕩蕩的門框上挂上了一席雨簾。

一道閃電劈過,照亮了有些昏暗的破廟。

四個乞丐模樣的人分别蹲在廟的牆角。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