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绛淚閣 > 第36章 聚會

第36章 聚會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劉璃自從那日在觀鯉池旁聽孟知年說,以後會帶她去江淮,近日便翻了翻父親的書房,找出江淮圖志。她的父親是在江淮出生的,那時候劉璃的祖父正在江淮任職,這樣算起來,自己與江淮也是有緣分的吧。

劉璃祖父劉景是有着不凡經曆的人,他從小聰慧,醉心于權謀之術,秉持入世哲學,他年輕時曾說過,大丈夫不能立于廟堂之上,獻身于國家社稷,豈能稱之為大丈夫?

但是現實給了年輕氣盛的劉景大丈夫很大的打擊。在先帝時期他曾幾次參加科舉,均沒有及第。心灰意冷之際,機緣巧合之下,竟得知當前的江淮守衛總兵薛平一,就是當年自己最看不上,隻會耍拳頭拼狠勁的同村好友薛大頭,劉景思慮再三,不知是如何說服了他自己,于第三次科舉失敗後投奔于他。

薛平一與文靜内斂的劉景不一樣,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最大的理想就是當上大将軍,騎上最烈的馬在戰場上拼殺。在劉景數年寒窗苦讀詩書,努力考取功名時,薛平一一頭紮進了淮南軍營,從扛旗的小兵做起,一路聽指揮打苦戰,慢慢變成小班長,後來到小隊長,因其率直憨厚的性子,被淮南軍統帥淮南王趙路看重,帶在身邊做了親衛兵。

近十年未見,兩人一見面很是感慨時光不禁用,歲月催人老。

待劉景說明來意後,薛平一很爽快地将劉景引薦給淮南王,雖然他不懂治國理政之道,但他認為,以劉景的才智定能多多少少為淮南王效力。果然,劉景圓滑的處事風格和周全缜密的性格,深受淮南王趙路稱贊,于是被請入淮南王府,奉為入幕之賓。

這一段過往被世人熟知,當年劉景與薛平一,一文一武輔佐淮南王,勢力越來越大。

接下來的一段故事,更是舉國皆知。

人心總是不足的,淮南王坐擁江淮數千裡肥沃之地,經營貿易繁華之鄉,兵強、馬壯、糧足,于是就想起自己祖上也是一同騎馬打天下,為什麼最後隻落了個異姓王的爵位,心裡不知何時種下的不該有的心思,已經萌芽破土正在伺機而發。

這時候站出來的是劉景。

在覺察出了淮南王的意圖之後,心知不能違背心中的聖人之道,不能辜負多年的忠君報國之心,他借着入京進貢的時機,向先皇表明忠心,揭開淮南王的狼子野心。

其實對于異姓王趙路,先帝一直都在提防,暗中安插了自己的眼線,知道劉景所言非虛。但兩代淮南王數十年的經營,淮南城固若金湯,百姓異常團結,很難從外部攻破,除非有人裡應外合從内瓦解。

劉景就是先帝很好的人選。

劉景與朝廷配合,誘導淮南王在沒有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起兵北上,引發内亂,最終被南下的鎮北軍和北上的鎮南軍合力鎮壓,雄踞中原的一大勢力最終收歸國有。淮南王見勢敗無可挽回,自缢而亡,薛平一則被作為重犯押回京中,秋後問斬,而監斬官就是劉景。

江淮,是世人眼裡的富貴溫柔鄉,多少江南才子佳人的故事起源于此,多少富貴豪紳發家之地。對劉家來說,江淮是發家的起點,卻也是難明的痛點。

劉璃翻看着圖志,一字一句看書裡的描述,一邊看,一邊想,這是孟知年的家鄉,他是否也走曾過這條河?去過這座山?哪個是他最喜歡吃的江淮菜?

這種猜測,讓她莫名開心。她抱着圖志想,過去這麼多天,不知道孟知年在做什麼?

劉丞相下朝回府,看見女兒在書房看書,他已經習以為常,他讓婢女去泡茶,自己撩起袍子坐在桌邊,說道:“璃兒最近在看什麼書?”

劉璃見是父親下朝回家了,開心地叫了一聲:“爹爹~”,她捧着圖志走過來,“爹爹,您多久沒有回江淮了?”

劉禮拿過女兒手上的江淮圖志,随意翻了翻,“爹爹很小的時候就遷入京城,對江淮已無多少印象了。不過你祖父是幽州人士,所以江淮亦非故土。”

劉璃有些失望,劉禮趁着翻書的間隙,掀起眼皮看了一眼女兒,繼續說道:“江淮一帶自古出英豪,許多文人志士皆出于此,是個好山好水的好地方。”說到此處,劉禮放下圖志,端起茶杯飲了一口茶,“今年殿試的前三名,有兩位就出自江淮,一個是狀元,一個是探花。”

聽父親談到孟知年,劉璃立馬豎起兩隻耳朵,面上卻故作鎮定,“真厲害,江淮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劉禮見女兒這個模樣,他這個過來人哪裡會不知女兒心思,更何況小胡氏已經多次跟他明說暗示了。

劉璃給父親續了一杯茶,乖乖站在一旁,劉禮輕撫着長須說:“近日皇上将孟知年調為郎中令,我與他的接觸也變多了,确實後生可畏呀。”

劉璃嘴角忍不住彎起,壓都壓不住,聽到父親稱贊孟知年簡直比誇自己還要高興。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