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璃煩悶地想,連店小二都看出她的失落,孟知年怎會不知道她在想他。他這麼久沒有消息,劉璃肯定會忍不住來墨坊齋找他,為什麼這些天孟知年都不跟她聯系,哪怕隻是留個紙條呢?
劉璃有些煩悶的出了墨坊齋,不想立刻回府,便在大街上散心。丫頭見劉璃心情郁悶,緊緊跟在劉璃身後。
“你說,孟大哥在忙什麼呢?”劉璃問道。
小丫頭知道劉璃在問她,可她一個小丫頭,實在不知道孟大公子在忙什麼呀,但不忍心看小姐持續低落下去,搜腸刮肚想安慰的話。
“小姐,你看老爺最近不也是忙得都住進内閣了麼,孟大人估計跟老爺一樣,也是公務纏身,所以才沒有去墨坊齋的。”
劉璃點點頭,眉頭還是未舒展開,轉念一想,孟知年忙起來會不會也跟爹爹一樣日夜颠倒,三餐不顧?
平常隻要劉禮忙得不着家,小胡氏都會派人送參湯和吃食過去的,那她要不要也送些東西過去?打定主意,劉璃讓小丫頭回頭去墨坊齋,找店小二拿孟府地址,自己則是去買糕點,然後坐上馬車直奔孟府而去。
不出意料,孟知年不在府中。
劉璃沒有拜帖,孟府中主人不在家且家中沒有女主人,孟府下人不方便請一位年輕小姐進府。
劉璃自知有些唐突,留下一盒糕點交待給下人要送給孟知年。
孟府下人很是機靈,見是糕點便告謝收下送走了劉璃。
因為孟知年在京中很受歡迎,時不時就有貴府小姐們借着由頭給他送禮物,孟府下人對此已經見慣不怪了,除去金銀細軟不收,普通的吃食手帕信件等都是照單全收,收下後按照慣例貼上送禮者名單。
月上中天,孟知年踩着月色才回到府中。
府中下人将今日幾個來訪者的情況一一彙報,同時把他們留下的物品呈上去。孟知年看了一眼名單,劉璃竟來找過他,他打開劉璃留下的盒子,裡面擺放着精緻的糕點。
孟知年蓋上蓋子,讓下人們拿去分着吃,然後一邊朝屋裡走,一邊脫下鬥篷。
他閉目頭仰靠在椅子上,桌上的熏香纏纏繞繞,模糊了桌邊主人的面容。
不一會兒,有人敲門進來。
“大人,姑娘那邊送來一個玉佩,說是您昨晚落下的。”
孟知年瞧了一眼,示意手下放在桌上,手下輕輕将玉佩放在桌上,退出房間關上門。
不知道過了多久,孟知年緩緩睜開眼睛,拿起桌上的玉佩細細端詳,輕聲說:“時候差不多了。”
除夕之夜,萬家燈火璀璨,一個多月忙得不着家的丞相,終于與妻女團圓,回府的第一時間,就是安排小胡氏和劉璃啟程去漢中。
劉禮這段時間都在處理漢中的事情,在他外出巡察期間,漢中的本地官員發現了一個礦脈,發現了新礦脈對朝廷來說是一件好事,但壞就壞在,劉禮在漢中任職時,已經将這個礦脈定為廢棄礦山而沒有上報朝廷,如今卻被發現深埋地底的豐富寶藏。
劉禮如坐針氈,失職之罪談不上,但管理失察是難辭其咎了,所以他必須擺出态度和實際行動,懲辦官吏并加妥善處理,才能減少聖上的責難。他已經自請責罰,等待聖上降罪。
當朝皇上念在丞相為朝廷鞠躬盡瘁,立下的功勞樁樁件件,還沒有降旨,但除夕之後定會有一個說法,劉禮也決定除夕之後再次請罪請罰。
如果單純隻是礦脈失察這件事也就罷了,可是多年身居高位,劉禮自然有一種敏銳的嗅覺,總覺得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思慮再三,他還是決定将妻女送去漢中,那裡是小胡氏的娘家所在,也是他發迹的地方,遠比現在的京城安全。
實際情況不能明說,劉禮給出的理由很簡單也很有說服力:“你多年未曾回去過漢中,正好趁着年節帶璃兒回去看看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