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趙二牛果然來叫葉落同他們一起去山上套兔子,葉落忙帶着夏知秋特意早起給他烙的油餅和灌好的水囊,随着幾人去了……
待送走了人,夏知秋也忙開始準備起她的“秘密武器”——蚝油和味精來。
在這個世界,調味料真是乏善可陳,除了基本的油鹽醬醋,幾乎就沒旁的了。像胡椒這種後世随處可見的香料,在這兒卻是難得的舶來品,簡直貴的離譜,也就達官顯貴才能吃的起,
普通的平民百姓之家,連葷油都舍不得擱,哪舍得用那些?做出的飯菜,也大都千篇一律,對海鮮這等腥膻之物更是不會處理。
前世夏知秋生病後,才知健康的重要,便開始學着制作些簡單又健康的食物,這蚝油和味精就是那時候學着做的。
想着熬制蚝油至少要花費小半天,夏之秋便打算先做蚝油:
先用刀撬開生蚝,将蚝肉一個個取出,将上面的泥沙雜質仔細沖洗幹淨。清洗幹淨的蚝肉無需控幹水分,直接放入鍋中,開小火慢慢熬煮,過程中加入适量鹽以逼出蚝肉中的鮮汁,
大概兩個小時後,直至鍋裡的蚝肉都變小變幹,顔色變深,生蚝的香味開始散發,再将熬好的生蚝肉撈出另作他用,
剩下的蚝汁用麻布過濾後重新放回鍋中,加入與其等量的清水繼續小火慢熬,熬制過程中需不時攪拌,防止糊底。直至蚝汁變得十分粘稠,顔色呈深褐色,無糖無添加的蚝油就熬好了。【注1】
夏知秋買了一大筐差不多四五十斤的生蚝,花費了多半天,也不過才熬出了一小壇子,大概兩升的蚝油。不過這東西也經用,每次放一勺,就足夠提鮮了。
蚝油熬制過程中,見天也不早了,夏知秋直接取了盤剛撈出的蚝肉,切碎後加蔥姜同雞蛋一起炒了,又做了個白菜湯,就着早晨新烙的油餅和幾個孩子簡單吃了頓午飯。
當然,在她忙活的同時,幾個小的也沒閑着,檸姐兒和風哥兒殷勤的幫她打着下手,燒火的燒火、抱柴的抱柴,雖一個險些燎了頭發,一個因着過于着急,直接摔了個大馬趴,但小人兒的心意夏知秋卻收到了,且内心感動的稀裡嘩啦……
知道她針線活不好,十三歲的葉慧便主動将翻新棉襖的重任攬了過去,葉蕊拆、她縫,雖曆經好幾次修改,但終于在午飯前,将風哥兒的棉襖先行翻新好了。
拆下的外罩葉慧也沒舍得扔,打算好好洗洗後,将來當裡子使。經過這一路的颠沛流離,幾個孩子也都學會了節儉。
夏知秋正在外屋準備接下來做味精的食材呢,就見幾個孩子推着換上‘嶄新’棉襖的風哥兒走了進來:“嬸嬸,你看我們做的這棉襖怎麼樣?”
“哎呀,可真好!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個老手藝人做的呢!”
夏知秋由衷的贊美,你還别說,慧姐兒的手就是巧,針角縫的密實實的,從外邊看根本就看不出來,還特意在襖子的下擺用同色線繡了幾棵翠竹,讓原本單調普通的棉襖…瞬間平添了幾分書香氣息。
比她這個針線小白…強的簡直不是一星半點。
其實,在夏知秋的記憶裡,她原身原本也是位極善針線的,但奈何經過她的腦子一過度,那記憶也跟着有了偏差,手腦根本不能同步,所以,此時的她依舊是縫紉小白一枚。
“那以後家裡的針線這些就都交給我,旁的我也幫不上忙,隻能在這上面多幫幫嬸嬸了!”葉慧興高采烈的表态。
“我也會打絡子、做茶點,還會種花,但這些…好像都沒什麼用處。”
葉蕊也忙跟着列舉起自己所會的技能來,但數來數去,竟沒有一樣有用的……
夏知秋忙戳戳她的小鼻頭安慰她:“誰說沒用?嬸嬸嘴可饞了,最愛吃茶點,等咱有了錢,你可得天天給我做才行!”
“嬸嬸才不饞哩!”葉蕊立刻笑起來,又道:“等有了錢,我就給嬸嬸以及幾個弟弟妹妹蒸酥酪吃,我蒸的酥酪可好吃了!”
“那我做什麼?我好像什麼都不會……”
檸姐兒捂着頭沮喪,覺得自個好笨啊,什麼忙都幫不上,就連燒火都燒不太好。
風哥兒卻已經替她想好了:“我聽大牛叔家的虎子哥說,他平時就是幫着家裡放羊、喂雞、喂狗,等天暖和了,咱們也讓嬸嬸給咱們買些來養。”
檸姐兒與風哥兒是龍鳳胎,天然便帶了心電感應,哪會不知他在想什麼,直接就戳穿了他的小心思:“我看你是還惦記着你的…小狗崽子呢吧?”
叉腰瞪眼的模樣,頓時逗得大家都跟着笑起來……
——————
味精的制作比起蚝油花費的時間就少多了,隻需将路上撿的,已經曬幹的蘑菇,以及昨日與賣海鮮老闆要的一些蝦皮、紫菜都依次烘幹,再用石臼按比例碾成粉就成了。
等做完這兩樣,夏知秋這才稍微收拾了收拾,去了趙裡正家裡。
路過葉老三家的時候,遠遠就見包姨娘正在院子裡拍打晾曬的羊皮褥子,房頂的煙囪裡正冒着白煙,也不知在做什麼。
包姨娘顯然也看到了她,但并未與她打招呼,夏知秋快速走過,徑直去了趙裡正家。
“嬸子,你家可有老面?我想借點兒明日包包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