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打回了水,趙二牛便帶着葉落去他家鋪子拉昨兒定的桌椅闆凳了,夏知秋則選了塊位置,先将蒸包子的爐竈給支了起來,又燒了鍋溫水,同慧姐兒幾個将帶來的筷子、碗、案闆,都沖洗了一遍。
等葉落回來,才将案闆擺在新買的架子上,開始揉面包包子。
很快一屜三十個包子就出了爐,此時來吃早點的人也陸陸續續多了,小販們的吆喝聲也變得此起彼伏起來。
夏知秋邊将另一屜包子也蒸上,邊也扯開嗓門喊了起來:“宮廷秘方做的包子、餃子咧,包子隻需三文一個,餃子五文一大碗……”
正幫着忙活的葉落幾個……
頓時齊齊一愣:宮廷秘方?!什麼時候他家包子成宮廷秘方做的了?
“宮廷秘方?你這小娘子吹的挺大啊,有這手藝,還在咱這小地方擺攤?”
許多人都被夏知秋的“宮廷秘方”給吸引了過來,也立刻有人對她的話提出了質疑。
“嘿嘿,這不是家道中落,實在沒法子了嗎?隻能借着祖上的光掙個飯錢。”
夏知秋笑着回複質疑她的婆子,又掰了塊包子遞過去,眼都不眨的繼續忽悠:
“我以我爹的名義起誓:我說的話句句屬實,我家祖爺爺可是在前朝宮裡做了幾十年的禦廚,最擅長的就是做包子,這餡料方子就是他老人家留下來的,您老嘗嘗,是不是比您平時吃的更鮮美些?”
又遞了幾塊給周圍圍觀的:“大家也都嘗嘗,不好吃可以不買。”
那婆子接過包子擱嘴裡嚼了嚼,隻覺滿口生香:“嗯,吃着确實鮮美!隻是…不知這包子是什麼餡料做的?我怎麼吃不大出來?”
“我吃着…怎麼像螃蟹肉?”另一個圍觀婆子也咂摸道。
衆人:“怎麼可能?這宮裡吃食,怎麼可能用那腥膻玩意兒?”
誰知賣包子的小娘子卻笑着點點頭:“确實有蟹肉,這位大娘猜的很對。”
“竟然是螃蟹肉做的?那賤東西幾文錢能買一籮筐,你這包子卻跟肉包一個價錢,莫不是想錢想瘋了?”
人群中一個帶頭巾的婦人立刻扯着嗓子喊起來,引得一陣附和。
夏知秋一眼認出這帶頭起哄的正是這道街上另一家包子攤的老闆娘,不過也沒點破,還一臉笑容的同她解釋:
“我這包子雖主要是蟹肉,但裡面還加了五花肉,韭黃,豬油,香油,都是實打實的好東西,本錢可一點兒不比肉包便宜,這面也是用的頂好的,油水也一點兒不比肉包子少,
而且這裡頭還有我家祖傳的秘制調料,旁人就算怎麼做,也做不出來這個味道,賣三文一個,我覺得一點兒都不貴。”
當初開攤子前,夏知秋就想過,這包子到底是定三文還是兩文,後來還是決定定貴的,畢竟她打的噱頭可是“宮廷秘方”,若賣太便宜了反道不讓人信服。
而且,這蟹肉包子做起來,可比肉包子費事兒多了。
“可不,花三文錢嘗嘗隻有宮裡皇上娘娘才能吃到的吃食,俺覺得挺值!小娘子,先給俺來兩個,方才那一小口我都沒嘗出滋味來。”
一個高大兵卒早厭煩了吃那家摻了水的肉包,直接掏了六文錢,扔到了夏知秋盛銅闆的簍子裡。
“好,您在這兒吃還是帶走?”夏知秋忙笑容燦爛的招呼。
“在這兒吃,”那兵卒就近找了張桌子坐了。夏知秋見了,立刻撿了兩個包子讓慧姐兒端過去,又上了碟腌菜芯和小鹹菜,給端了碗餃子湯。
吃着直冒油的大包子,喝着熱乎乎的餃子湯,就連鹹菜都是加了蔥花香油拌的,那兵卒吃的那叫一個美滋滋。
旁邊的人見他吃的香甜,又見其一口咬下去,流了一手的油,便知眼前小媳婦沒騙人,這包子的确油水很足,于是也紛紛效仿,你一個我兩個的買起來……
隻一陣,二十六個包子就沒有了。
有不愛吃包子的,見她旁邊案闆上還擺着水餃,一大碗十五個也才隻五文錢,覺着比買包子還劃算,便也嘗試要了一碗。
結果一吃,比過年吃的肉餡餃子也不差什麼,就着蒜吃完一盤子,再喝碗餃子湯,那叫一個舒坦!
“這魚肉做的餃子也不錯,趕明兒再來嘗嘗這海膽餡的。”漢子撂下五文錢,心滿意足的拍着肚子走了。
夏知秋喜笑顔開:“歡迎您下次再來!”
“這水餃多少錢一碗?“”
旁邊幾個結伴過來的小卒,聽到兩人對話,也過來問。
“魚肉的五文一碗,海膽的六文,都是十五個,我這餃子個大,一碗就能吃的飽飽的了,您幾位嘗嘗?”夏知秋笑着招攬。
“成,來三碗魚肉的,三碗海膽的。”
“您幾位先請坐,這就給您煮。”
葉慧忙學着夏知秋的樣子招呼幾人,蕊姐兒則忙着用小鍋煮起餃子來。
“給我也來兩個包子,聽你吆喝,都聽饞了。”她們放東西家的婦人也抱着孩子過來了,笑着掏了六文錢出來。
夏知秋沒說不收,隻包包子時特意多包了一個,“這多的一個留着給孩子晚上熱熱吃。”
“怎麼?你們下晌不在這兒?”那婦人驚訝,這道街的攤子大多都是賣一整天的。
“家裡事多兒,開春了還要種地,實在忙不過來,隻能每天早上來賣一會兒。”
夏知秋笑着回答,并不打算将精力全耗在這兒,而且,等開了春,她家的地也要開始種了,光靠葉落一人指定是不行,何況,再過一個多月,她最重視的紅薯也要育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