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勒今年選擇的仍然是富于動感的音樂,數十種電子器瘋狂的碰撞好像在醞釀着什麼光波的湧動和爆炸。D組跳步交換腿360開場,進入邊角,提踵,準備,開始助跑!毽子小翻把蓄積的能量轉化為充分的騰空高度,果然,發力之後奎勒确實做出了團身的姿态,橫軸翻轉的同時縱軸方向也以極快的速度開始轉1080度——那可是整整三圈啊。單做的後直1080都是E組呢。
牛,實在太牛了。簡秋甯雖然滿心掙紮着想要自欺欺人地逃避,眼睛卻眨都不敢眨,牢牢地追随着那個黑色的矯健身影。奎勒的轉速和翻轉能力本身就是世界頂級的了,而從這個挑戰極限動作能看出來,這次複出之後她空翻的高遠度比起上個周期竟然又有了更逆天的提升,簡直猶如猶如架雲禦風一般。
比不了,真比不了,這回可能真的要輸得心服口服了——三周竟然真的被奎勒在落地之前堪堪轉完了,簡秋甯仿佛已經能感覺到高速空翻沖擊而出的氣流割過臉頰,冷得徹骨,疼得徹骨。
當然了,再怎麼故作灑脫,眼睜睜地看着“全能王”的接力棒從自己手中掉落,肯定依然是會痛徹肺腑的。
下一刻,隻聽意欲将穹頂掀翻的聲浪轟然席卷了整個體育館,焦急的呐喊、惋惜的驚叫和鼓勵的掌聲亂糟糟地混合在一起震耳欲聾。簡秋甯還沒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張卉緊緊地從身後摟住,小張導顫抖着的手臂還在本能地用力收緊,讓她快要喘不上來氣,有溫熱的淚水一顆顆滴落在她發頂上。
“謝天謝地,我們……赢了。”
奎勒的動作空翻部分看起來不說遊刃有餘至少也是力所能及,然而落地時終究是顯露了超負荷的事實,橫沖直撞的動力完全沒有控制餘地,向後噔噔噔地一連退了好幾步,“四腳朝天”地翻倒在界外。
說一千道一萬,這個動作的難度實在是太超乎人類能“遊刃有餘”或是“力所能及”的邊界,全能賽又對體力消耗太大。事實上,哪怕這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空中部分能有這樣有模有樣地展現,也已經是賽前多少人拼命調動想象力都想象不出來的了。
要說沒有一點“劫後餘生”的慶幸,那是假的。但還好,現在仍是在賽場上,自己身體裡那個鎮定冷靜的部分還在持續地發揮着強大的作用。簡秋甯搖搖頭,輕輕從小張導的懷抱中退出身,繼續活動着手腕和腳踝,一邊也帶着平靜的神情看完了奎勒的自由操。第二串是後直兩周180接分腿跳,她的命名動作;第三串團身360旋前面間接連接了一個前團,為了滿足這個周期的前空翻特定要求;最後結束串本來是團身720旋的,不過1080旋這樣估計命名成不了,就得按720旋上難度,于是奎勒很機智地換成了同為H組的直體旋。
用“機智”這個詞大抵是很不合适的,複出的奎勒分明走的是“一力降十會”的風格。結束串完成質量一般般,一步踏出界外,仍然無法磨滅簡秋甯“我的開場串是人家的結束串”的危機感。
不行啊,這次回去,一定得學新動作。得上難度才行。
自己的自由操肯定是不會出問題的:編舞合樂的每個細節都妥帖地應和着新周期評分标準的要求,三個技巧串已經打磨得手到拈來,同時還能兼顧高難度的立轉動作。簡秋甯其實相當自信,在全場觀衆默契的鼓掌打節奏和波瀾疊起的歡呼之中投入演繹着喜歡的悠揚旋律,逐一完成一個個胸有成竹的難度動作,這種感覺也是如春風拂面一般相當地令人沉醉。世錦賽全能“三冠王”宣告加身的瞬間更是相當榮耀。
但自信歸自信,高興歸高興,抱着頒獎的花束在華國隊一衆人的聲聲恭賀中笑着登上回程大巴時,簡秋甯一直沒忘了在心底嚴肅地自我提醒:下了領獎台成績可就是過去式了,不僅回去要打破自由操這一項三年來空翻方面一直原地踏步的僵局,眼下還有三場單項決賽,必定得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