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信号先切了一套冀省隊小選手的自由操,緊接着就是俞木槿的平衡木。向後手翻成抱木倒立上,前挺接兩個B組跳步,又嘗試了交換腿跳接交換腿180的連接。她腰偏硬,以前結環跳做得不太好又是失誤的重災區,換成這個動作雖然規格還顯得粗糙,連接老認不了,落木的穩定性至少是顯著提上來了。去年幾乎不是大晃就是掉木的毽子後直也拿掉了,隻做小翻後團滿足技巧串特定。橫木橫分跳,側團,都是單個做的動作,全靠最後的毽子後直1080下撐起最終承認到5.6的難度。完成分同樣非常可觀,是8.033。
不管怎麼說,“化繁為簡”之後俞木槿這一項的成功率确實還是挺可觀的,連續幾次測試和比賽都拿下了比較幹淨的成套。雖說她的兩位教練都覺得這個難度尚有些不夠,但副項能夠保證相對穩定的輸出,已然達成了在華國隊内部被稱為“全能選手”的一項重要條件。在全能四項八次的較量中,難不難,很多時候,還不如穩不穩重要——去年的安辰和陳嘉卉就是很好的例子。
熟悉的音樂聲響起,是安辰在比自由操了。她的狀态看起來維持得挺不錯,900-360開場還是幹幹淨淨釘住,蹲轉三周等幾個高難度的體操動作都比較充分地完成了,又發展了一個跨跳結環180。就是後團兩周結束串踉跄着一隻腳踏出了界,13.133,這個得分和剛才早場的一衆成績一樣,大多偏向嚴苛。
在她之後上場的錢笑笑得分更慘淡。錢笑笑前些日子比了東京杯,發揮不能說是差強人意隻能說是一塌糊塗,平衡木毽子後直360掉木後直又大晃,自由操結束串坐地,排了個倒數第二名。不過在斯圖加特杯引起的熱議之下居然沒在體操論壇裡激起什麼水花,也或者是從冬訓前她身高突破一米七的消息在論壇裡瘋傳的時候開始很多人便對她失去關注的興趣了。
今天她的狀态比世界杯那會兒算是略有提升了,至少四個技巧串都算是勉強頂住。可每一個腦袋差點就要低到膝蓋以下的落地和去年全錦賽、亞運會的表現相比,簡直就是天上地下。後直1080接不上前團回籠,度數也有欠缺,隻好連後邊的後直900接前直都穩成後直720。12.600,在目前冀省隊結束比賽的三個人裡是最低的,也像是給了錢笑笑在場上的咬牙堅持一個不留情面的耳光。
而直播鏡頭和場上的大屏幕馬上同步地轉到了跳馬場地的溫楠那邊,記錄了一個還算是成功的側手翻630。然後又馬上切換到付天怡不負衆望的平衡木。毽子後直接橫分跳輕輕巧巧一氣呵成,就連側團、橫木橫分180、橫木縱分180、橫木縱分這DDDC四個動作的連接都無可挑剔地完成了,簡直是一個稱得上十全十美的成套,除了下法團旋下的儲備還沒有用出來以外。
賽場上,有時候就是這樣“隻見新人笑,不聞舊人哭”的殘酷。
“難度分6.900,完成分8.200,得分15.100。”
“在平衡木這個項目上,付天怡擁有我們華國女隊目前最高的理論難度,也是世界範圍内最高的理論難度。”
“我覺得啊,天怡姐今天的動作實在是太完美了,這個程度,就算是奎勒也比不過啊。你發揮得也很好了,但就是沒有那麼那麼好,所以會稍微差一點。決賽又是一次新的機會嘛。”從簡秋甯和徐若澄坐的位置,能夠看到最下面的第一排任小棠從口袋裡掏出了紙巾去朱墨頰上拭淚,卻沒法聽到她附在朱墨耳邊說了什麼:“别哭了墨墨,被人看見了影響不好。”
“15.100,應該會是資格賽唯一一個上15分的了。”徐若澄的聲音一如既往清脆,如鋒利的剪子劃破纏繞窒息的寂靜:“現在看來,能上15的也就她了。朱墨的6.8雖然還算穩,但要8.2的完成,下法還是差太多了。”
“你還在恢複期嘛,難度有保留,等恢複好了,15分肯定還會再有的。”愣住一秒,簡秋甯深吸一口氣,選擇答非所問。“剛才的高低杠其實也不錯啊,e轉和,就挺夠用的了。”
“倒也不必,這話不如留着給你自己。我隻是在想,去年,為了零點幾的分差而焦慮痛苦,無可自拔地糾結于誰才是這個項目第一人的,還是我和錢笑笑。可是還沒有過去多久,天平的兩邊,都已經換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