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宵分行 > 第59章 骨裡紅

第59章 骨裡紅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多年未見,周二公子一切安好否?”頭車前,于炜彤主動與周荃珝見禮。

“謝縣主關懷,一切皆好。縣主安好否?”

周荃珝擡手回禮,聲音清潤,不卑不亢,一如往昔。

于炜彤眼也不眨地望着他,眉眼帶笑:“你呀你,怎麼還是老樣子,一點兒也沒變。”

“人哪有不變的。”周荃珝失笑。

“我說的是樣子,你的樣子都沒有什麼大變化……唉不對,不該這麼說。”

于炜彤繞周荃珝走了一圈之後,鄭重其事地搖了搖頭:“你較之八年前高了許多,瞧着似乎……瘦了一些。”

其實現在還算好的,呂棘心道,在過往八年裡,公子甚至經曆過一段喪失了嗅覺味覺吃不下東西瘦得不成模樣的日子。

那段時日,多虧了章姑娘留在府裡變着法子給公子食補。

也虧章姑娘不氣餒,見到自己做的菜和點心幾乎被原樣送回也不怒不氣,又卷高衣袖圍着後廚裡的食材打轉。

就這樣日複一日地下來,公子才被養回來一些。

“縣主也說是八年前了,”周荃珝背着手偏頭看向身側的梅林,“豫中伯的身子可好些了?”

“前日姨母遣禦醫到府中給阿辰看過了,阿辰吃了幾帖藥之後人已有了些精神。”

于炜彤擡手作引,邊往梅林小道裡走邊說道:“其實若不是前些日子趕着進京,阿辰也不會染上風寒。你是不曉得,我們在進京的路上為了趕路吃了不少苦,有兩個夜裡,我們剛好走到沒有驿館客舍之地,隻能在馬車裡将就着睡下去。”

“夜間比不得白日,天更寒,豫中伯年幼,許是在睡時覺得熱掀開了被子,故而才會在夜間落了重寒。”

“禦醫也這麼說。回京那日阿辰還發着高熱呢,若不是如此,我與阿娘也不會急着讓人走近路回府。好在遇到的是你,若是換成别人,或許光是解釋都得廢上一些時辰。對了,那日我沒有下車,也沒有撩開簾子,你可曉得馬車裡坐的是我?”

“不敢說曉得,隻猜着應是縣主回來了。”

“是麼?”

二人踏上梅林裡的小道分花而行,行不久,見一方六角亭,亭中雖挂有簾幔,但簾幔未垂四面透風,亭中一角已燃有炭火。

六角亭的外側分别站有四個護衛,在于炜彤走近亭子之時,四個護衛都往外挪了幾步,站遠了些,顯然是事先就得了吩咐的。

周荃珝此次出城賞花并未吩咐下人帶筆墨紙硯,但靠近六角亭時便發現豫中伯府的人卻已将筆墨紙硯備在了一邊。不僅如此,豫中伯府的人就連香爐也都備下了。

此時此刻,香爐之上并未浮動着香味,想來是還沒有燃上香。

于炜彤在亭子裡的柔軟蒲席上坐下,朝着亭子邊的香案看去一眼:“如今你都喜歡燃什麼香?我今日帶了好幾種,不曉得你喜不喜歡。”

“縣主喜歡什麼香便可讓人燃什麼香,我如今對香沒有什麼講究。”

“如此。”于炜彤沉默片刻,朝侍婢揮了揮袖,“罷了,骨裡紅本身便已雅至極處,若點了香将這梅香染雜了反而不美。”

在婢子低頭退下之際,于炜彤忍不住歎息。

“這些年我雖遠在汝陽,對周府的一些情況卻也有所耳聞。聽到旁人說周二公子早已棄了香道之時我還不信,可眼下卻不得不信了。”

“一别八年,我是怎麼也沒想到,昔年調香手藝堪比宮中制香師的周二公子竟會棄了香。”

“其實就連我自己也想不到,”周荃珝笑了笑,“不過也沒什麼好意外的。八年時間,足以讓人适應另一種生活。”

于炜彤眸光微動:“那你如今閑暇時改以什麼為樂?可還喜下棋和丹青?琴呢,還會碰嗎?”

“縣主不是對周府的情況略有耳聞?”

周荃珝眼裡的笑意略明顯,于炜彤不好意思地擺了擺手:“我隻是道聽途說了一些罷了,盛京與汝陽相距甚遠,到底是聽不全的。”

“原來如此。”周荃珝點了點頭,眼中笑意漸收,“聖上好棋,也知我少時好棋,是以常召我入宮對弈。除此以外,平日裡我少有主動将棋盤擺出來邀人對弈的時候。”

“這幾年我府裡少添新畫,隻時不時地寫上幾個字娛娛己罷了。至于琴……說出來不怕縣主笑話,别說琴,基本的音律我都有些辨不準了。”

“這麼說,我此次出行注定是要帶着遺憾回府了?”于炜彤輕輕咬了咬唇。

“我本來還帶了蕭與琴,想着許能拉着你合奏一曲,不成想這願望竟是落空了。這樣吧,你幫我聽一聽,看看是我的琴藝好還是崔夙華的琴藝好。”

她說:“我聽人說,在前段時間的宮中上元夜宴上,崔夙華彈了一曲《春燈影》,聖上聽了很是喜歡,還将宮中的妙音古琴賜給了她,可是真的?”

妙音是當今天子的祖父在位時,也就是進德時期一位宮廷琴師留下來的琴,指尖一撥,琴音輕靈絕妙。古琴難得,但來處已不可尋,隻知是被琴師從民間帶入宮的。

這把古琴與所屬琴師在宮中相伴十餘載,在大小宮宴上不知奪了多少人的耳,直至進德二十三年,那位琴師跟着當時和親北雎的嘉儀公主離京北去,盛京的宮廷之中再無妙音之聲。

進德二十四年,嘉儀公主病逝于北雎王宮。進德帝驚聞噩耗,傷心之餘想将公主接回都城盛京安葬,卻被北雎以公主乃是北雎之婦為由駁回,最後被遣送回後舜的隻有随公主北上的那幫女官女史以及樂師。

因留在北雎為嘉儀公主守陵的請求被進德帝恩準,那位身為妙音之主的琴師自此便長留北雎再也沒有回到故土。

那把妙音古琴被琴師放進了回朝樂師的行囊中,被帶回之後先是被收入了教坊,後被教坊女官呈至禮部,至今都由禮部暫藏。

從昌安至泰合,過往幾十年間雖再未聞到妙音古琴之聲,但關于這把琴的故事卻經由宮典以及宮中女官、侍讀試講學士之口傳了下來,凡在宮中待過的人無一不曉。

本是把被塵封了幾十年的琴,如今卻被聖上賞賜給了崔家,這對于崔家來說是極大的榮耀與福分,但對于謝家來說卻是一道無形的巴掌。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