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宵分行 > 第140章 長公子

第140章 長公子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即便林霞會認錯,林霞身邊還有落今呢。

她們二人都是自小就跟在師父身邊的,後來又跟着姜婆婆學醫,進出過周府多次,與周荃瑾打照面的次數比她這個小師妹的要多。

若非心中已經有所定論,林霞必不會突兀地寫下這一封信,更不會特地交代秦潭,讓秦潭務必要快,更要親手将信送至周荃珝手中。

的确得快,不能不快。

這件事情太大,關乎朝廷,關乎周府,更關乎人命,林霞不敢大意。

朝野内外誰人不知,周荃瑾這個名字早已于泰合元年間便同其父光永侯周乾之名一道永埋西北風沙之中了。

為何時隔了五年,他會出現在漳都縣呢?若林霞所見之人并非周荃瑾,那他會是誰?誰會與已故的周荃瑾長得如此相似?

若林霞所見之人當真是周荃瑾,那周家、周荃珝可曉得這件事?若他真是周荃瑾,那五年前被周家人安葬的屍體是怎麼回事?

西北一役中又發生過什麼?為何周荃瑾明明還活着卻被說是戰亡了?

若周荃瑾還活着,為何他不回京歸家來找周荃珝,為何能眼睜睜地看着周家的一番變故卻不作為……

其中涉及的事情,林霞和落今不清楚,章糾白也不清楚。直至收到這封信,章糾白才知道自己之前被瞞了多少事情。

直到這個時候,她好似才隐隐明白一些事情。

一些,在早年間被她忽略以及下意識不想深究的事情。

昌安三十七年與泰合元年交替之際,北雎連同周邊兩大外族犯大舜西北、西南、遼東三境,尤以西北客望關戰況最烈,鎮守西北的光永侯周乾及長子周荃瑾皆陣亡。

這個事情登過邸報,衆人皆知,她也知,但她想說的不是這件事,她想說的是發生在泰合元年臘月的事。

泰合元年的臘月,周夫人祝氏病逝。

祝氏彌留之際,隻周荃珝一人在旁陪着說話,便是莳蘿也隻是跪在房門外。

旁人并不知道這對母子最後都說了些什麼,章糾白隻知,當周荃珝從祝氏的房中走出來之時,祝氏的脈息已停。

府中諸人的泣聲陸續響起,緊抿着唇的周荃珝在那些泣聲中擡起腳,一步一步地走到書齋,持筆寫下了一封長信。

周荃珝将信交到了她的手裡,周荃珝告訴她,信要送進江州祝家。而後,身揣信件的她就騎着快馬将信送到了江州。

那封信的封皮上寫着的是“外祖母親啟”幾個字。

接下任務去祝家送信的時候,章糾白其實有想過周荃珝寫這封信的目的。她以為周荃珝隻是有些害怕伶仃的生活,所以才想與外祖家續上這份親緣。

如今才恍然,原來周荃珝的那番舉動,并非隻是為了續親緣。

用一封信打動祝老夫人杜氏隻是其一,借由祝家之手叩開梁家的門,再通過梁崇這層關系求得梁家人的幫助,這才是周荃珝的最終目的。

周荃珝的姨母嫁給了廣陵書院掌谕梁崇,而這梁崇有個關系親近的族弟叫梁濱,梁濱在黔州大都督身邊任副将,手中掌着三千兵馬。

梁家人手中所掌的兵馬人數或許并不算多,但對于那時正陷于孤立無援之困境的周荃珝來說,這已是最好也是最大的靠山了。

最重要的是,梁家人是除祝家人之外,最能令周荃珝放心的人。

梁濱與梁崇的關系本就親近,梁崇的夫人又是周荃珝的嫡親姨母,是與他的阿娘祝氏一道長大的至親姐妹。

若要求援,梁家是最佳的選擇。周荃珝正是因為算好了其中的關聯,所以,才會在泰合元年中選擇了孤注一擲。

他在祝梁兩家人身上下了注。

事實證明,他賭赢了。

如今,明面上是周祝兩家有了往來,實則是周荃珝以祝家為媒介成功地與姨母一家取得了聯系,與梁家人取得了聯系。

而孫荊和馮栌,他們都是周府的護衛,之所以會詐死遠走,為的其實是完成周荃珝交代給他們的任務。

章糾白曾以為他們的任務就是找到紅梢這味藥,但自此去競良見過馮栌之後,她對于馮栌身上的任務就開始有所懷疑。

馮栌得到紅梢音訊隻是意外的收獲,馮栌和孫荊在出府時領的差事根本就與紅梢無關。

曾經的她,并不太明白周荃珝在猶豫什麼,或者說,不明白周荃珝有着什麼顧慮。

她想不出還有什麼事能比找到紅梢這味藥還重要,畢竟紅梢一藥關乎周荃珝的性命。她不明白他為什麼得知了紅梢的線索之後,還不速速派人前去細查取藥。

她原先以為周荃珝是忌憚大理寺。原來不是。

直至此刻,她好像終于明白。

馮栌身在競良,孫荊身在獨州,這兩個地方都離漳都不遠。

漳都。

林霞就是在漳都見到的那個人,那個酷似周家長公子的人。

她之前沒有細想過這些事,是林霞的這封信幫她将過往幾年來的諸多事情給串了起來。

先前,她對信中所提及的事情有過懷疑,但眼下卻不能了。

話别,寫信,借人,尋覓……樁樁件件都有迹可循。府中人并沒有刻意瞞着她,甚至于,她其實一直都處在這一系列的計劃當中。是她太過遲鈍,直到今日才後知後覺地發現了這個秘密。

周家的轉變,周荃珝的轉變,都是從周夫人祝氏離世的時候開始的,也都是從泰合元年末開始的,這些她都知道。可她卻從沒有認真地去思考過,祝氏在彌留之際曾跟周荃珝說了些什麼。

周家祖墳明明在盛京,可周家為何會将昔日的光永侯周乾與周家長公子周荃瑾給葬在西北客望關呢?是為了讓其英魂繼續守着關内百姓嗎?不是,不隻是。

周荃珝想方設法地找上祝梁兩家求援,真的隻是因為想續上一份親緣嗎?不是,不隻是。

他的所作所為,其實是為了周荃瑾。

祝氏在彌留之際與周荃珝所說的話,或許正是與五年前的西北一役,與周荃瑾之死的真相有關。或者說,與周荃瑾失蹤一事有關。

明白的事情一多,她便忍不住去想,周夫人是如何知曉又是在何時知曉這件事另有隐情的?

若周夫人一開始便知道此事卻還讓人照常将“周荃瑾”入殓并下葬,那麼,周府滿門便是犯了欺君之罪。而周荃瑾,則犯了棄城而逃之罪。

兩種罪責加起來是抄家滅族的重罪,其罪若屬實,便是王公也難逃一死。

章糾白覺得自己的手心已經開始發冷了。

不僅手心,她的後背都開始發冷。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