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上你看書網

繁體版 簡體版
戀上你看書網 > 宵分行 > 第151章 言舊事

第151章 言舊事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辦妥祝氏後事之後,迎來了泰合二年。

因猜着兄長當時是想着外出求援,所以在泰合二年初的時候,周荃珝命梁家的探子先以礫陽城為中心擴散着往外尋,直從春尋到秋,都未在西北尋到相關的消息。

同年秋,他收到了一封密信,寫信的人是在西北一役中幸存下來的晟平軍傷兵,名叫韋奉悌。

韋奉悌曾是忠武将軍周荃瑾帶過的親兵之一,也是被叫去确認屍首的兵卒之一。

雖有屍體擺在面前,雖然那屍體身高體型都與忠武将軍很像,但韋奉悌心中卻一直留有一絲懷疑。隻不過,當時情況複雜,他不敢問,也不敢往下想。

寫信之時,韋奉悌已被新的将領以斷臂傷重無法拿刀禦敵為由,被遣回了老家休養。

歸家之後,韋奉悌總會念起曾經在西北的那些歲月,想着想着,便會想到他們的忠武将軍,也不知是在第幾回想起忠武将軍的時候,他腦子裡忽然就冒出了個念頭。

他在信中同周荃珝說起了一件事:有一回,忠武将軍在給麾下将士說起西北幾大關的周遭地形時,曾說過距礫陽城不到五百裡之處有條免江,順江而下可至漢西江,漢西江東西水路都暢通。

在行伍中,東西水路都暢通的意思就是,若遇急,可入漢西江,以便左右求援。

韋奉悌沒将他對忠武将軍之死的疑惑寫出來,也沒說别的,隻是如同回憶往事般提到了這麼一件事,這件事便是他信中的所有内容。

他似乎是在委婉地懷疑,也是在委婉地提醒:忠武将軍周荃瑾或許沒死,若要尋他,或可從水路尋起。

周荃珝看出了信中深意,同時卻也多了些疑惑——若兄長當時是想外出求援,為何要放着近處的鄯州軍不求,反而要走水路繞遠道去求援?

雖然不解,但就是憑着這麼一封奇怪的信,他改了命令,讓梁家的探子們從水路着手打探,以免江為起始點,一路向着漢西江查探下去,向所有會經過免江或者居住在免江與漢西江一帶的有關船商,船工以及附近的百姓打探消息。

此事不能明察,隻能暗探,且每一個地方的探子不能太多,否則會引人懷疑。梁家那邊的人雖可用,但能交給他使喚的人不多,能全心全意信任的人更少。

幫着尋人的探子不到十個,他們順着不同的江道與縣道不斷打探着,一直探到那年冬末才探出了一絲有用的消息。

有探子在漢西江邊的一個唐姓船工口中聽到了一些隻言片語——泰合元年初,唐船工所掌的一艘漢西江運糧船上躲進過一位渾身是血的青年兵卒。

經船工回憶,他所掌的運糧船是由西向東順流而行,最終會在登州的蓬萊海口停靠,中途很少停,也就在西北的免縣停過一次。

就是那一停,船上就多了個渾身帶血的人。當時因為害怕惹上麻煩,他忙将轉入了免江渡口的船轉回了漢西江上,又悄悄在中途将那血人綁了浮木扔下了河。

被問起時,唐船工說他也不曉得當初被他扔下河的那人死了沒有,隻記得,他扔人的地方似乎已近淮甯。

消息傳回盛京城之時,正是陳弘勉為了年後淮甯水患一事頭疼之時,一番思量之後,他便攜了禦賜的雙魚銜珠玉佩進了宮。

“可是,你去了淮甯卻沒有找到人,是嗎?”

“是啊……”周荃珝無奈地笑。

淮甯,三河兩岸,春季汛期淮江洪水進入淮甯的寶金縣境内之後,在境内的水道曲折迂回,不能順利暢經高郵湖而入漢西江,入江水道和裡運河堤存在問題很大,因此,入江水道在上遊的黎縣需要改道,走清勾河直線勢在必行。

這是他所呈治水之策。

為水改道,以絕水患。

除此之外,淮甯還有漣東河與漣西河,漣東河在經過漳都時又被當地人稱為漳江、經過闵塔縣時又被稱為闵江,而後還會經過十餘個縣……

以淮甯與三河兩岸為線索慢慢查下來,需要不少時間。

天子複置司隸台,讓他入司隸台作按察使,他如願地帶着八百精銳奔往淮甯一帶監察汛前改道防洪一事。

曆時兩年,水患徹底解決了,同時也查辦了淮甯一帶互相包庇牽連的貪官污吏,但卻未尋得兄長蹤迹。

他本是想着若是在淮甯找不到兄長,讓兄長聽到他的名字也好,是以在“便宜行事”的旨意下,他以一番雷霆手段讓司隸台按察使周荃珝之名傳遍了淮甯,也傳遍了朝堂。

奈何,遲遲不見人聞訊來找。

從得知周荃瑾或許還活着那日直到如今,已過去了四年光景,奈何那人還未出現。

四月了,四月較三月時暖了許多,周荃珝所穿衣裳也由冬衣換成了春衣,随着溫度的身高,衣裳的料子愈發越輕薄。

他的外衣顔色為月魄,衣紋是飛鳥,不論是顔色還是衣紋,都如他這人的眉眼一樣素淨。

章糾白将視線從周荃珝的衣袖上移開,擡起由手将糖水碗給接到手中側頭将剩了小半碗的糖水喝完,喝到最後,她一仰頭,将碗底的紅豆都給吃進了嘴裡,之後一擡手,将空碗塞進了周荃珝手裡。

“他在漳都。”将碗塞回周荃珝手裡的時候,她說道。

說話時腮幫子鼓鼓的。

說完便專心地嚼着嘴裡的紅豆,沒再說話。

等将紅豆嚼碎咽了下去,她便慢慢同周荃珝講了自己從落今、林霞乃至于錢欣榮口中得知的事情。

故事不算太長,隻是慢慢喝完一碗瘦肉粥的時間,故事已經講到了頭。

在周荃珝将粥碗放去一邊時章糾白想到什麼,問了這麼一句:“那個霍槐楊和那位江姑娘為何會幫周府?”

周家與霍家雖都為将,卻各守一方,兩府似乎并無往來。那中書舍人一家,在她住進周府這幾年裡也與周家沒有過來往,逢年過節,也不會互相送禮問候。

在流言四起的時候,那位江顔江姑娘竟找回了一具長得與周荃瑾特别相似的屍體,止住了流言。

真的有這麼巧?

應該不是。

拖回屍體,應該是那江顔霍槐楊想的計策,為的是在穩住軍心的同時也順帶維護周荃瑾的清白。

章糾白的敏銳讓周荃珝意外。

“江姑娘曾與兄長有過些交情。”周荃珝說。

哦,有舊。

如此便說得通了。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