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夢澤睡的正香,察覺到有人在喊自己,下意識拉着被子,蒙住自己的腦袋。
試圖把吵醒自己的聲音隔絕在外。
“小妹?”常嘉贇再喊了一聲,見她還沒有動。
她站起了身,“算了,還是我一個人去吧。三嬸三伯都已經都不急了。”
一聽這話,常夢澤急了,馬上睜開了雙眼。
“姐,等我一下,我馬上起。”聲音還有些啞。
光是聽聲音,就知道常夢澤還沒有睡醒。
将那兩個包裹和木闆放到了背簍中,常嘉贇和常夢澤背起了背簍。
“木闆太重了,回頭放你三伯的車上。”常為國叮囑道。
有了大人的陪同,他放心不少。也更放心讓兩個孩子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回來的常老太,絮絮叨叨了很多,就是不肯結束。
沒辦法,常嘉贇沖常夢澤使了個眼色。
常夢澤會意,她裝作一副着急的樣子,“奶奶,你再說下去,我三伯三嬸肯定要等不及了。”
“今天可是第一天做生意,鎮上的那些人,特别講究早起吃早餐,我們晚了就不好了。”
得到常老太的同意後,兩人連忙跑出了家門。
走到半道上,正巧遇到了回家的王桂芬。
她手裡拿着一個碗,碗裡放了滿滿當當的六個大包子。
看的常夢澤口水直流。
“快點,你三伯和三嬸等你倆好久了。”王桂芬催促道,“包子我給你倆留着,都是你倆愛吃的餡。”
“行,媽,你可别讓鐵蛋吃了我的。”常夢澤戀戀不舍地扭頭,還眼巴巴地看了一眼王桂芬手中的大包子。
“快走吧,肯定有你吃的。”常嘉贇挽着常夢澤的胳膊,快步向前走去。
到了常為海家門口時,他們夫妻二人應該已經等了很久了。
蔡小燕站着,常為海則是蹲在原地吸煙。兩人的身旁放了一輛架子車,蒸籠放在車上,用布蓋好。
“三伯三嬸!”常夢澤興奮地打着招呼。
常嘉贇走近,也喚了一聲。
“你們兩個早餐還沒有吃吧。”蔡小燕肯定道,她快步走到架子車旁邊,揭開了籠蓋,拿了個冒着熱氣的饅頭,“來,嘗一嘗三嬸的手藝。”
遞給了常夢澤之後,她又遞給了常嘉贇一個。
“三嬸,這可不行,你還要做生意呢。再說我媽剛才已經端回去不少了。”常嘉贇連連拒絕。
這個不是一般的包子,這是純小麥面粉的包子。用來包包子的面粉,是蔡小燕特意去買來的。
家裡小麥磨出來的面粉,蒸出來的包子,顔色會相對暗一些。
可能是因為品種的原因,成色看上去還是差一點。這麼一想,她更不敢接了。
“讓你拿你就拿着,這是給自己孩子吃的,又不是别人。”蔡小燕硬塞到了常嘉贇的手裡。
“快看看三嬸的手藝有沒有退步。”
常夢澤二話不說就咬了一口,是她最愛吃的南瓜餡的,“很好吃!”
這句誇獎,讓蔡小燕無比受用。在她期待的眼神下,常嘉贇也吃了一口,“味道确實很好,三嬸,你的技術真沒話說。”
常為海站了起來,背着背帶,在前面拉着架子車。
“來,你倆把背簍挂在車上。”
兩人依言将兩個背簍挂到了前面的把手處,常為國拉着架子車前行一步。
“三嬸,咱們要從哪裡走?”常嘉贇問道。
這種情況下,肯定不能走一些崎岖的小路。
蔡小燕轉身,“别管你三伯了,我們從這邊的小路走,他走另一邊。”
常嘉贇還是覺得有些不妥,看出了她的擔心,蔡小燕繼續道:“别擔心,你三伯對鄉裡鄉間的路,可比你倆熟多了。”
“怪不得三嬸你這麼放心。”
三人沿着小路,一路有說有笑的。
另一邊拉着架子車的常為海,腳程很快。他沿着直線的大路,走到了國道上。
往鎮上走的國道,剛好是下坡路。最高點連通的是另外一條國道。
那些拉煤的車,都會從那裡經過,通往省城和其他的城市。
走到了國道之後,常為海幾乎不用使多少力氣,可以說是車推着他前進。
加上他平時就走的極快,他到的時候,常嘉贇他們三人,還有一段距離。
常為海找了一處地方,旁邊有着零零散散的攤位,并不是很多。
隻有家賣油條的和一家賣燒餅的,那家包子鋪,在不遠處,生意看起來還不錯。
常為海拿出了常為國寫的招牌,放到了旁邊。又将常嘉贇兩姐妹的背簍取下來,放到了車上。
吆喝道:“賣包子了——”
“正宗的蔡大姐時辰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