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不影響學業就成,随意任由他們支配自己的閑暇時間。
常嘉贇将辣椒醬又放回到了盧巧芳的手中,“謝謝咱媽的一片好意了,還是你留着吃吧。”
“可這是我特意為你帶的。”盧巧芳急了。
常嘉贇:“我當然知道了,你看我現在什麼也不缺,我奶奶也做了不少辣椒醬。”
“比起我,住校的你才更需要這些。”
學校不包吃,他們這些學生,家裡偏遠一些的,每周會自帶幹糧到學校。
剛好一周的量,每天都是吃些幹糧。條件很是艱苦,偶爾兜裡會揣上幾毛錢或者是一塊錢的生活費。
秋冬的季節好說,東西更為乃儲存一些,夏天的話,隻能帶一些水分含量小的食物了。
“要是真過意不去,你就好好學習。沒有什麼比你将來擁有更好的生活是最好的幫助了。”
“我幫你隻是因為你需要,并不是為了回報。”常嘉贇道,“如果你真的想,那就等你将來有能力,去幫助其他需要的人吧。”
在常嘉贇認真的目光下,盧巧芳點頭,“好。”
蘇窈握着筆,對着課本發呆。
自從常嘉贇做起了生意後,她就越來越不懂常嘉贇了。
比如,她對班裡同學的幫助和關心,就常常讓她看不懂。
明明常嘉贇自己家的情況都沒有太多改善,也隻是做了點生意,賺了一點點小錢。
之前蘇慧說的一點都沒有做,照着常嘉贇的做法,将來肯定要虧死的。
這賠本的買賣,也不知道常嘉贇在堅持着什麼。
自己沒有太大的能力,還想着幫助他人,在蘇窈看起來,是有幾分傻氣。
心裡是這麼想的,在看到因為常嘉贇的這種舉動,在班裡的人緣越來越好時,蘇窈頓時有種自己被比下去的感覺。
她也會在每周來學校時,将自己從家裡帶的餅幹和糖果分享出去。
不多,但對她的舍友和同桌來說,完全夠了。
受到他們三個人的影響,他們班級在整個年級裡班級榮譽感和凝聚力最強的班級。
很快,到了年末,常嘉贇店裡的生意也比往常好了很多。
趁着接下來的節日,常嘉贇批發了不少的春節用品,春聯、年畫、老黃曆備了不少。還有祭祀用的冥币和黃裱紙也都比平常備的量多了兩倍。
為了讓來往的人更能清楚的看到,常為國特意在門口的位置擺了個攤子,方便過往的行人看到。
越臨近春節,生意越是紅火。
往年早早就開始準備春節所需要的各項年貨的王桂芬,則沒有空閑時間。
隻能等着孩子們放了寒假後,利用閑暇時間準備各種東西。
期間,孫薏也來了幾趟,買了一些春節的必需品。正好在家的常嘉贇,随口問了一句她的打算。
“先回家一趟,生意等年後再說。”
其實不用孫薏說,常嘉贇也知道她的打算。這是流傳下來的傳統,沒有什麼事情比的上這件事情更為重要了。
閑聊了幾句後,孫薏看着絡繹不絕的人群,“看樣子春節你們有的忙了。”
“這也是沒法子嘛。”常嘉贇答道,她盤算着再将一些糕點的進貨量提一提,順帶着在節日期間,再搞一次活動。
“對了,你有什麼打算。”
“我想舉行一次活動,選幾樣商品進行促銷。”常嘉贇說道,“廠家那邊,我這兩天就打算聯系。”
“就跟你之前店鋪開業時一樣?”孫薏回想起自己第一次認識常嘉贇時,就是被她獨特的銷售辦法吸引了。
“差不多,正好回饋一下新老客戶。”
等生意更好了,她就更有能力去回饋這些客戶了。
常嘉贇心裡一直告誡着自己不要着急,她現在成長,口碑也是需要靠着時間來積累的。
“我總算知道了你為什麼會成功。”孫薏笑着說道。
孫薏這一次回家停留的時間很短,想着她和常嘉贇聊過的話題,她最終選擇在新年的時候開業。
所有的事情都做好了準備,就差挂牌開業了。和常嘉贇的小打小鬧不同,孫薏将店鋪選擇在了省城這樣的大地方。
開業前期,她特意邀請常嘉贇來自己的店鋪看了一眼。
店鋪的裝修,是參考了常嘉贇的意見,也是孫薏根據多家店鋪的考察,最後整合而成的。
除了孫薏這個老闆外,她還特意雇了兩個年輕人。
在開業時,常為國親手寫了一副慶祝開業的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