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要拿走蚩尤像,和清淨山之間又有什麼恩怨?”宋竹搭起一道簡單的結界防止有心之人的偷襲,而後坐下問着清秋。
清秋眼看自己這魂命是宋竹救下的,剛剛在洞中,陳朔好歹也算幫過她,聽宋竹說明了前因後果,心裡自然不再對兩人有所介懷。
“你們外面的世界變了幾百年,但對我而言卻很陌生。”她的語氣略顯悲涼:“我的生命停在22歲的時候,那時候,我本來是村子裡一個普通的養蠶女。”
說話間,四周景象變幻,活着時清秋的形象出現在宋竹和陳朔眼前。
她正在小溪邊浣洗剛剛撥出的蠶絲蛹,不遠處的山正是小青山。
清秋所在的是一個小青山腳下甯靜的村子,也算是明代江南織造的其中一處養蠶供應所,這一天,有一群修道士路過這裡,并在村子裡借宿。
他們自稱來自清淨山,是修仙問道的世外之人。他們說小青山是個世外聖地,村子裡的人會長命百歲,要在此清修一陣,村長很高興,熱情招待了他們,也跟着學了些所謂的道法。
但奇怪的是,自他們來過之後,村子裡便有小孩癡傻或喪命的事情發生,一個月下來,雖然沒有人明說,但村民們都懷疑小孩出的事和這群外來客有關,紛紛給村長施壓,要他們離開這裡。
可沒想到在村長跟他們說明情況的時候,他們就突然換了副神情,他們變得高高在上,直接說出村民的愚昧,還自願留下來驅鬼,保證不會再有類似的事情。
言下之意,他們不僅不會走,還要高姿态地成為村子的恩人。
驅鬼便驅鬼,清秋記得,那是一個朔月之夜,為首的道士在村口擺壇做法,他搖着鈴铛,擺弄着經幡,然後她就感覺到心口疼痛,渾身無力,倒在了衆人面前。
她母親焦急地問候她的情況,那為首的道士卻說:“是這個姑娘身染邪祟,邪祟與她糾葛多年,已再難分離,要想去除,隻能将她的身體也一同焚燒幹淨,這樣才能避免禍事繼續發生。”
母親哪裡肯,一直說是哪裡弄錯了,村子裡其餘人也下不了手,最後這件事倒是就此作罷。
清淨山的人不樂意了,撂下狠話告訴衆人,他們明天就會離開,若是後面還發生什麼事端,要找到他們解救可就來不及了。
他們說到做到,第二天便離開了村子。
不久後,村子裡又發生了小孩癡傻的事情,村民們難免對清秋家議論紛紛。
而村長也一直派人暗中跟随着清淨山的道士,見到事情果然如他們所預言的那樣發展,忙将人請了回來,然後又号召着其他村民綁住了清秋的父母,要将清秋燒了,去除孽障。
清秋就這樣被燒死了,她再次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成為了世上一道殘魂。
她不知道自己的吞賊魄去了哪裡,她隻得帶着自己并不齊全的魂魄遊蕩在世間。
讓她不解的是,在她死後,清淨山那些人居然放火将村子燒了,還把村子裡的人也殺了,然後狂笑離去。
幾百年,她一直想不通這群魔鬼的目的,不僅她枉死,整個村子的命都沒了,他們圖什麼,隻是因為這些人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嗎,那之前那麼惺惺作态又是為什麼?
這個問題困擾了她幾百年,在這幾百年間,她學習了蠱術,利用小青山的動植物煉制了專屬于自己的蠱,她癡等這麼許久,終于等來了一個會法術的苗族人,而這人,還帶着清淨山道士口中曾提到過的蚩尤像。
她當然想要瘋狂的報複。
聽過她的故事,見了烈火焚燒的罪惡,宋竹心裡有了一些猜測,其中不免有些并不太好的想法。
她的目光落到陳朔脖子上套玉佩的繩子之上,陳朔意會,将水藍色透亮的鎖魂玉拿了出來,即時這裡光線昏暗,這鎖魂玉卻仍是十分通透,有種自帶的幽藍的光芒。
“你見過這個東西嗎?”宋竹指着鎖魂玉問。
清秋頓了頓,在她的回憶裡,似乎确實見那些清淨山的道士拿出過這種東西,但仔細想來,卻又想不起具體看見鎖魂玉時的情景。
從目前宋竹知道的信息來看,許多魂魄殘缺之人或多或少都和清淨山,或者說鎖魂玉有些關系。
從時間順序上來講,首先是李若。李若生活在唐代,在死後發現缺了幽精魂所以不得輪回,不久前,他們在他愛人瑤娘的棺材之中發現了他困在鎖魂玉中的幽精之魂,卻無法與其餘魂魄融合。
然後是常柏。常柏少了兩魄所以不得輪回,他和明西月一起遭遇清淨山的攻擊而身死,自言有一魄直接在死時已經灰飛煙滅,另一魄不知其蹤,剩餘的魂魄被封在了鎖魂玉中,後世通過一個道士回到陳朔手裡。
再然後便是明代的清秋,清秋被清淨山的人用計活活燒死,死後少了吞賊魄。
還有誰,楊守業。楊守業出車禍而亡,被趕屍的路上中天雷而魂散,了然曆經六十年尋他魂魄,将其放置于鎖魂玉中,卻仍缺爽靈魂不知所蹤。
“還有阿桃。”陳朔補充。侯貴謙和他說過,阿桃中術法而亡,而當時在Z大的幻境中,彩霞說過阿桃的魂被清淨山收走,那時候他們并未在意,現在想來,阿桃一個小女孩本身沒有什麼執念,沒有外界幹擾是斷斷不會成為殘魂的。
兩人對視一眼,宋竹道:“你覺得,這些人物的魂魄殘缺,像不像清淨山在進行某種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