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徹有一種頭頂發綠的感覺。不,不止是感覺。
如果不是多年的養氣功夫在身,李子徹就差要親自動手,走上前,爾後,去把那兩個黏在一起的家夥分開。
此時此地,此時此刻,李子徹的腦海裡就一個念頭。他們怎麼敢。
話說,他們為什麼不敢?
李子徹沒被怒氣沖昏頭腦。他想到,這一輩子的表弟高暻未婚,這一輩子的萬蓁蓁是昭陽宮的一等宮女。
男未婚,女未嫁,可是,他們二人就是不能在一起。這是李子徹腦海浮現的唯一想法。
憑何?
李子徹琢磨着,憑表弟高暻的出身家世,高氏一族的郎君迎娶新婦,總歸要迎娶一位名門淑媛。萬氏,她非良配。
萬氏與表弟高暻門不當,戶不對。
站在太子身側,做為太子貼身太監的馬寶覺得自己太難了。
馬寶還沒眼瞎,馬寶瞧得清楚,在高二公子跟萬姑娘摟成一團時,太子殿下的神色變幻莫測,那簡直跟打翻了五顔六色的調色盤一樣,整一個太精彩。
馬寶的唇畔輕輕的動一動,沒敢講一個字,又趕緊的閉上。
憑着多年侍候太子殿下的經驗,馬寶太懂,太子殿下此時的情緒很不穩定,一定是氣狠了。
唉,馬寶心頭一聲歎息,這都是遇上什麼事?還是一筆糊塗爛帳。
馬寶沒眼瞎,沒心盲,他一直瞧得清楚,太子殿下對于萬姑娘有一點好感。至于這一點是多少?
馬寶拿不準。
“……”李子徹站在原地,站了良久,他沒有發出一言。
良久之後,李子徹提步離開。馬寶趕緊小心翼翼的跟上。
等着回了太子在靈隐寺暫住的禅院。
李子徹坐于榻上,他靜靜的坐着,依然不發一言。馬寶小心的遞上茶盞。
“馬寶。”太子喚一聲。
“太子殿下,您請吩咐。”馬寶忙躬下身,就差壓彎了腰杆,他謙卑的應話道。
“你跟昭陽宮的高嬷嬷提一句,把萬宮女調到東宮當差。”
“……”馬寶擡眼,小心的瞅一眼太子殿下的神情。
“沒聽懂?”李子徹問道。
“懂,懂,奴才明白。”馬寶忙回道。
“不要打着孤的旗号辦事。就說……”李子徹琢磨一下後,吩咐道:“就說萬宮女做的點心飲子不夠好,孤給換了更好的孝敬母後。”
“記得去禦膳房調來更利害的侍候好母後。懂嗎?”太子李子徹又問道。
“懂,懂,奴才明白。”馬寶點頭哈腰,表示他真明白。
馬寶太懂,禦膳房那地兒從來不缺廚藝好的。甭管是宮女廚娘,還是掌勺的太監。
禦膳房培養人手,從來是量寬培養。隻可能讓人沒機會在主子跟前露臉。壓根兒不缺着想往上爬的。
“誰泡的茶,燙了。”李子徹拿起矮桌上的茶盞,一飲後,擱到桌上,皺眉說道。
“……”燙嗎?馬寶在心頭念叨,明明跟往常一樣的涼熱。
“奴才這去換。”馬寶不多想,他當然是順從太子殿下的心意辦事。
“罷了。”李子徹擺擺手,說道:“這茶,孤不飲了。不必換了。”
“諾。”馬寶又應一聲。
待次日,靈隐寺,禅院房。
高皇後禮佛歸來後,她覺得聽過了一番高僧的講經,這心情緩和不少。
高嬷嬷湊到高皇後眼前,趁着高皇後午睡小憩前的時間。高嬷嬷小聲禀話,道:“禀皇後娘娘,太子殿下向您進了一份孝心。”
“哦。”高皇後挑眉。
對于兒子的孝順,高皇後心知,也享受的很。這會兒聽高嬷嬷一講,高皇後來了興趣。
高嬷嬷講了,太子殿下給高皇後跟前又送來兩個禦膳房培養的廚娘。一個善于做藥膳,一個善于做點心飲子。
至于被調走的萬宮女,這等小人物,區區小事情。高嬷嬷在高皇後跟前懶得多提。
“我兒有心。”高皇後很歡喜。
“太子殿下對皇後娘娘您啊,最是孝順不過了。”高嬷嬷誇贊了話。這時候,高嬷嬷也很開心。誰讓皇後娘娘水漲船高,未來又有太子殿下做依仗。
皇後娘娘一輩子富貴至極,跟皇後娘娘身邊的仆婦們當然也沾光添彩。
誰讓這一個世道就講究了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嬷嬷,你明個記得提醒寺裡的主持。本宮替陛下祈福的法會做好後,還要再做一場替太子祈福的法會,他們父子二人都要點上長明燈。這一回來靈隐寺,本宮不止要替陛下祈福,還要替皇兒祈福。”在高皇後心中,隆景帝很重要,兒子李子徹當然更重要。
“諾。”高嬷嬷忙應話。